前阵子隔壁王奶奶总说眼睛糊得像蒙了层雾,去医院查说是黄斑变性,儿女们张罗着要给她动手术,老太太却攥着个老药方不肯撒手,这故事在小区里传开,倒让我想起中医眼里"目为肝之窍"的老道理,今儿咱们就唠唠,祖辈传下来的那些治眼病的门道。
【案头旧卷藏玄机】 翻过祖父留下的泛黄医书,才发现老祖宗把眼睛研究得透亮,五轮学说里眼皮属脾、眼角归心、黑睛应肝、白睛连肺、瞳仁属肾,这套理论就像给眼睛做了全身体检,记得去年诊所来了个程序员小兄弟,整天对着电脑喊眼睛酸胀,我让他伸出舌头一看,舌苔厚腻发黄,典型的脾胃湿热,开了两剂茵陈蒿汤加减,才三天他就微信上蹦出句"眼睛突然能透气了"。
【草木皆成养眼方】 要说最接地气的护眼神器,当属家家厨房都有的那几味,枸杞子泡水喝,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明目秘方,我那做教师的姑姑每天抓一把嚼着吃,六十岁的人看书还不戴老花镜,菊花茶煮起来飘着金黄花蕊,专克办公室一族的电波眼,有次快递小哥送来箱决明子,说是老家山上采的,我拿它配了点山楂甘草,帮他调好了熬夜盯单导致的红眼病。
【古方新用有乾坤】 别小看那些装在牛皮纸袋里的中药渣,里头可藏着大学问,石斛夜光丸不是普通补药,专治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模糊,去年冬天接诊个麻将馆老板,通宵达旦搓麻把眼睛熬得跟兔子似的,吃了半个月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,现在又能看清麻将牌上的花纹了,还有那个总戴墨镜的出租车司机,眼底出血吃了云南白药胶囊配丹参片,血丝慢慢就散了。
【外治内调双管下】 老辈人常说"热敷胜吃药",这话在眼科特别灵验,我们药房自制的艾绒眼罩,往微波炉转二十秒,敷在眼皮上热气渗透经络,比眼药水还管用,有个初中生总揉眼睛,妈妈带来时睫毛都粘着眵,教她妈妈用桑叶煎水给孩子熏眼,配合按摩攒竹、鱼腰、四白这几个穴位,两周后孩子终于不把教室黑板看成水墨画了。
【防患未然才是真】 说到底,眼睛还是得靠自己疼惜,现在年轻人流行蒸脸仪,其实古代就有"熨目法"——双手搓热捂住眼睛,反复九遍,胜过任何保健品,我那九十岁的姥爷至今每天清晨都会对着朝阳转动眼珠,他说这是华佗五禽戏里偷师来的招式,倒是那些整天滴网红眼药水的姑娘小伙,该学学古人用野菊花水洗眼的自然之道。
这些年看着诊所里进进出出的眼疾患者,越发觉得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真不能丢,从《黄帝内经》到《审视瑶函》,从孙思邈的磁朱丸到现代改良的杞菊地黄丸,中医治眼病讲究的是追本溯源,不过话说回来,真遇上急性青光眼、视网膜脱落这些急症,还是要听西医专家的话,毕竟中西医结合,才是给眼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