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秋风起,蟹脚痒",每年金秋时节朋友圈总被大闸蟹刷屏,可你知道吗?这横行霸道的小家伙在中医眼里可是浑身都是宝的药材,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铁甲将军的药用玄机,看完别再只会清蒸蘸醋了!
【蟹文化里的千年药典】 从《本草纲目》到民间偏方,螃蟹入药的历史能追溯到唐朝,李时珍记载:"蟹咸寒,解结散血,愈漆疮,养筋益气。"别看它张牙舞爪,却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急先锋,老辈人常说"蟹壳价比黄金",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【蟹壳:骨科医生的天然助手】 上次邻居王大爷崴脚,老中医开的药里就有蟹壳粉,这硬邦邦的外壳碾碎后,居然是续筋接骨的好手,现代研究发现,蟹壳里含的甲壳素能促进骨胶原生长,就像给骨头打补丁似的,记得要选青蟹的壳,晒干后研成细粉,配上黄酒调敷,消肿止痛效果翻倍。
【蟹黄:肝病患者的食疗圣品】 别小看那橙红诱人的蟹黄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里早有记载:"补骨髓,滋肝阴",去年公司体检查出脂肪肝的小刘,天天拿蟹黄粥当早餐,三个月下来指标降了不少,不过要选公蟹的膏,母蟹的硬黄反而不好消化,搭配冬瓜煮粥最相宜。
【蟹爪:妇科千金的通络妙药】 妇科老中医的抽屉里总藏着晒干的蟹爪,这弯弯的爪子性味咸寒,专克气血瘀滞,产后奶水不通的新妈妈,用蟹爪煎汤喝,当天就能见效,记得要选完整带绒毛的,和路路通、王不留行配伍,通乳效果赛过吸奶器。
【蟹肉:吃货专属的养生密码】 都说"九月团脐十月尖",吃蟹讲究大有学问,脾胃虚寒的要蘸姜醋驱寒,体热上火的配紫苏叶解毒,前年我咳嗽半个月,老妈用蟹肉炖雪梨,连着吃了三天,喉咙清爽得像喝了甘露,不过切记柿子、花生米这些相克食物千万别碰,否则肠胃受罪。
【暗藏危险的用药禁区】 别看螃蟹全身是宝,但不是谁都能消受,海鲜过敏的、痛风患者、孕妇都得绕道走,去年诊所来了个小伙子,听说蟹壳能治痘痘,结果涂满脸肿成猪头,其实螃蟹药性峻烈,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,生蟹直接上脸等于玩火自焚。
【现代实验室里的新发现】 现在医学院把螃蟹研究出新高度,甲壳素提取物做成手术缝合线,蟹黄素制成护肝片,连蟹腿里的虾青素都开发出抗氧化胶囊,不过咱老百姓没必要追这些高科技,老祖宗留下的简单用法就够应付日常小毛病。
下次买蟹别光想着解馋,留点心思观察这身铠甲,蟹壳晒干存玻璃罐,蟹爪风干挂阴凉处,蟹黄挑肥瘦分开装,记住这些门道,哪天家人扭伤腰、上火便秘,随手就能配出祖传秘方,真有大病还是得看医生,毕竟螃蟹再神也斗不过现代医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