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冷,后台全是哭诉皮肤干的姐妹。"脸起皮像蛇蜕皮""涂多少面霜都绷紧""痒得半夜抓出血痕"......这些问题看得我直心疼,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对付皮肤干燥真有两把刷子,今天我就带你们挖挖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润燥宝藏方子。
【第一趴】为啥你比别人干?这些坑别踩! 很多姑娘以为皮肤干就是补水不够,吨吨往脸上拍水乳,结果越补越干,其实中医看皮肤干燥就像看干旱土地,光浇水不改良土壤咋行?长期熬夜耗伤阴血、爱吃重口味损伤脾胃、整天待在暖气房像被烘干的咸鱼,这些都是偷走皮肤水分的"贼"。
我邻居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去年秋天她满脸爆皮,厚敷面膜反而红得像关公,后来老中医给她号脉,说她体内像着了火的枯井——上热下寒,津液根本上不来,开了副沙参麦冬汤加减,喝两周就缓过来了,所以说治干得像浇花,得找到缺水的根儿。
【第二趴】千年润燥方,到底神在哪? 中医对付干燥有套组合拳:滋阴+清热+养血,给大家扒几个经典方子,都是我师父压箱底的货。
▶玉竹黄芪饮(懒人必备) 材料就三样:玉竹15克、黄芪10克、冰糖少许,玉竹是润燥界的扛把子,《本草》说它"主四肢酸疼,赤沃,灌渴,洒淅寒热",翻译成人话就是能灭体内的小火苗,给皮肤注水,黄芪负责把气血往上提,相当于给脸蛋开输送泵,办公室冲泡当茶喝,比保温杯里泡枸杞靠谱多了。
▶当归饮子(熬夜救星) 这方子专治夜猫子的"沙漠肌",当归、白芍补血,生地凉血,加上荆芥、防风这对CP赶走燥邪,记得有次赶稿连续通宵,脸颊干得能搓出泥,喝了三天这个方子,皮肤居然泛起油光,不过孕妇和生理期慎用,活血的药材有点猛。
▶增液汤(便秘族福音) 有些姑娘皮肤干是因为肠道不通,毒素反噬到脸上,玄参、麦冬、生地这三味药组成黄金搭档,专门打通任督二脉的干旱地带,我闺蜜用了一周,不仅嘴巴不起皮,连多年老便秘都好转了,注意喝完可能会频繁跑厕所,别吓着哈。
【第三趴】中药这么苦,怎么喝不遭罪? 说实话第一次喝中药差点没把我送走,那酸爽谁喝谁知道,后来学聪明了,搞点小心机:
✔️ 煮药时加红枣/枸杞调味,药汤瞬间变甜饮 ✔️ 放凉后装喷雾瓶,随时往脸上喷(别浪费!) ✔️ 药渣别倒!用来泡脚特别治愈,泡完脚底板都嫩嘟嘟的
上个月有个粉丝留言说嫌煎药麻烦,我给她支了个招:去药店打粉装胶囊,虽然效果差些,但胜在方便,不过真心建议每周至少亲手熬一次,看着药材在锅里翻滚,莫名有种疗愈感。
【第四趴】光喝药可不够,这些事千万别做!
- 洗澡别烫猪皮:水温过烫会洗掉保护油脂,改成38度温水澡,洗完立马抹凡士林
- 秋裤该穿还得穿:露腿贪凉会让寒气钻空子,学学老年人的保暖智慧
- 奶茶换成银耳羹:糖分加速脱水,不如吃百合雪梨羹这种天然补水剂
- 别当键盘侠:长时间盯屏幕消耗肝血,每小时起来活动五分钟
最后说个真事,我表姑五十多岁皮肤还水灵灵的,秘诀就是二十年雷打不动喝杏仁露,她说这玩意儿比神仙水管用,现在连颈纹都比同龄人少,所以说啊,对抗干燥真不是朝夕的事,把这些法子掺进生活里,说不定哪天照镜子突然发现:"诶?我这皮肤什么时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