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山里的神仙草
在秦岭深处采药的三十年里,我总爱跟年轻后生们念叨:"咱们脚底下踩着的,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。"要说最金贵的,当属岩缝里那丛藤蔓——绞股蓝,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,却是历代中医揣在兜里的"续命丹"。
去年带徒弟上山认药,这小子盯着绞股蓝直撇嘴:"师傅,这野葡萄秧子真能治病?"我笑着摘了片叶子揉碎:"你闻闻这个香气,再试试这苦中回甘的滋味。"当年华佗在山崖间发现它时,也是被这独特的气味引过去的。
从长生不老药到全民养生茶
《本草纲目》里记着:"绞股蓝,益气健脾,化痰止咳,久服轻身延年。"明朝嘉靖皇帝常年喝这个,活到六十岁在帝王堆里算长寿了,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养肝茶、降压茶,多半都有它的功劳,前阵子邻居王婶血糖飙到15,医生开的方子里就有绞股蓝,喝了三个月,现在天天在广场舞队里当领舞。
不过别以为只有老人家才需要它,我那做程序员的外甥,整天对着电脑熬通宵,保温杯里泡的就是绞股蓝配枸杞,他说自从喝了这个,眼睛不干了,头发也不大把地掉了,这不就是老话讲的"万病之源在于血",绞股蓝补血气可是一把好手。
会吃才能真见效
很多人拿绞股蓝当茶叶煮,其实暴殄天物,真正懂行的都知道"七叶为绞"的说法——采七片嫩叶阴干,清晨空腹嚼着吃,这才是古人传下的法子,要是嫌苦,用山泉水炖土鸡,出锅前十分钟放绞股蓝,汤色碧绿带金边,连慈禧老佛爷都夸的"赛人参"吃法。
上个月遇见个卖保健品的小伙子,非说绞股蓝得破壁萃取才有效,我当场给他上了一课:"好药材就像好酒,讲究的是陈年发酵。"咱们老辈人存绞股蓝,都是用陶罐密封,埋在菜窖阴凉处,三年开罐,那药效比新鲜货强十倍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别看绞股蓝温和,脾气倔着呢,有次诊所来了个小伙,听说能降血压,猛灌了半个月,结果头晕得起不来床——这药性寒凉,得搭着生姜红枣才不伤胃,还有人拿它治感冒,反倒咳嗽加重,要记着风寒时候千万碰不得。
最要紧的是认准正品,前年市场上疯抢绞股蓝,结果有人拿五爪金龙冒充,正宗的叶片像鸟舌般细长,背面有银白绒毛,煮水后挂杯不流,记住口诀:"茎左缠,叶七瓣,秋采春藏效最好",保准买不错。
厨房里的百搭仙草
在我们家,绞股蓝不只是药,春天采新芽炒鸡蛋,清香解腻;夏天晒干揉进酸梅汤,生津止渴;秋冬季炖羊肉汤,去腥提鲜,去年开发了绞股蓝蜂蜜醋,隔壁张大妈尝了直竖大拇指:"这比药店买的十全大补膏还顺口!"
最近流行五行养生饭,我用绞股蓝汁代替水煮饭,碧莹莹的米饭盛在粗陶碗里,撒几粒松子,拍照发朋友圈,点赞多得手机都卡,其实老祖宗早就会玩,李时珍在《濒湖集简方》里写:"虚劳失精,绞股蓝半两,芡实一两,猪腰子一对同炖",这不比钙片补得踏实?
站在药房抓药的柜台前,看着年轻人捧着保温杯来买绞股蓝,突然想起四十年前跟着师父采药的情景,那时候山里静悄悄,如今满山跑旅游车,唯愿这株千年仙草,不要像人参灵芝那样被捧上天,就安安静静待在山涧里,继续给懂它的人续命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