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乌梅咋差价这么大?药店几十块一斤,网上有的才几块钱。"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酸溜溜的小果子,看看它到底是金子还是石头。
先说个有意思的事儿,上个月我陪邻居王婶去中药材市场,她抓了两斤乌梅回去炖酸梅汤,结账时老板嘀咕了一句:"大妈您这钱够买三斤柴火了",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,后来才知道人家说的"柴火"是指熏制用的木炭——正宗乌梅可是要用烟熏半个月的!
市面上的乌梅价格能差出百倍,主要看三点:出身、手艺、年份,就像白酒分年份,乌梅也有"新梅"和"陈梅"的说法,刚摘的青梅直接晒干叫"新梅",五斤鲜果才能出一斤,批发价也就十来块,但要是经过九蒸九晒,再用松木烟熏三个月,这种古法炮制的"九制乌梅",药店能卖到百八十块。
我专门问过做药材生意二十年的老周,他给我看了两种乌梅:一种是机器烘干的,表面发白;另一种是传统工艺的,黑得发亮还带白霜。"机器货三小时搞定,手工的要守着火堆熬通宵",老周边说边拿起颗乌梅扔嘴里,"你尝尝,这个酸劲能让人打哆嗦"。
现在网购平台五花八门,有些打着"特级乌梅"旗号的其实很水,我买过九块九包邮的,拆开全是碎渣,泡水后汤浑得像泥浆,后来在老字号药店买的虽然贵三倍,但每颗都饱满油亮,炖银耳时放两颗就能酸半天。
行家教我个诀窍:看乌梅表面的霜,自然形成的白色结晶是果糖析出的,假霜往往是滑石粉,再捏硬度,好乌梅像石头子,劣质品一捏就碎,还有闻味道,正宗的应该有股混合着烟熏和果香的独特气息,刺鼻的千万别买。
最近中药材涨价厉害,乌梅也跟着水涨船高,去年这时候统货才60多,今年普遍破百,不过老药工告诉我,立秋前后新梅上市,价格会回落些,要是不急着用,可以趁这时候囤点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真正的药用乌梅不是越酸越好,太涩口的可能是未熟青梅做的,药典要求的是"酸涩适中,嚼之有醋香",那些号称"酸倒牙"的网红产品,多半是加了柠檬酸,咱可别贪便宜吃坏肚子。
对了,保存乌梅要像存茶叶那样密封,我试过放冰箱冷冻,结果半年后拿出来还是照样酸,看来这小东西真是个"冻龄"高手,下次再看见菜场门口卖散装乌梅的,可得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