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杏仁,润肺止咳、平喘化痰的养生瑰宝

一归堂 2025-04-03 科普健康 1623 0
A⁺AA⁻

在中医药的浩瀚宝库中,中药杏仁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其功效丰富多样,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。

杏仁,为蔷薇科植物山杏、西伯利亚杏、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,它呈扁心形,长 1 - 1.9 厘米,宽 0.8 - 1.5 厘米,厚 5 - 8 毫米,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,一端尖,另端钝圆,肥厚,左右不对称,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,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,种皮薄,子叶 2,乳白色,富油性,气微,味苦。

杏仁的功效首推其止咳平喘的作用,在中医理论中,肺主呼吸,与外界大气相通,外感六淫之邪或其他因素侵袭人体,常易导致肺气不利,引发咳嗽、气喘等症状,杏仁味苦能降,且富含油脂,具有良好的润肺之功,可使肺气顺畅,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,无论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喘息,还是肺热燥咳等症,杏仁都能发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,对于风寒闭肺导致的咳嗽、气逆喘急,杏仁常与麻黄、甘草等配伍使用,如三拗汤,麻黄宣肺平喘,杏仁降气止咳,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缓急止咳,三药相合,共奏宣肺散寒、止咳平喘之效,对于肺热咳嗽,杏仁可与桑叶、贝母等同用,以清泄肺热、化痰止咳。

杏仁还具有化痰的功效,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,其形成与肺、脾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杏仁能宣降肺气,使气行通畅,津液得以正常输布,从而减少痰液的生成,它又能通过化痰作用,将已形成的痰液排出体外,缓解因痰液阻滞而引起的咳嗽、胸闷等症状,在治疗痰湿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、色白黏稠等病症时,杏仁常与半夏、茯苓等化痰健脾药物联用,如二陈汤加杏仁,半夏燥湿化痰、和胃降逆,茯苓健脾渗湿,陈皮理气化痰,甘草调和诸药,再加上杏仁的降气化痰之力,可有效改善痰湿内盛的状况。

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杏仁中的一些成分也为其止咳平喘、化痰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,杏仁含有丰富的苦杏仁苷,在体内可分解为氢氰酸,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能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的效果,杏仁中的脂肪油等成分有助于润滑呼吸道黏膜,促进痰液排出,减轻咳嗽症状。

除了止咳平喘、化痰之外,杏仁还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,中医认为,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气的肃降有助于推动大肠的传导功能,杏仁质润多脂,能润肠燥,使大便易于排出,对于肠燥便秘者,尤其是年老体虚、产后血虚等导致的肠道失于濡润而便秘的情况,杏仁可单用,或与火麻仁、瓜蒌仁等润肠通便药物配伍使用,例如麻子仁丸中就含有杏仁,与火麻仁、大黄等药同用,既能润肠通便,又能泻热导滞,适用于胃肠燥热、津液亏虚之便秘证。

杏仁在美容养颜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,其富含维生素 E、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,维生素 E 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,能够清除自由基,延缓细胞衰老,减少皱纹的产生,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,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,对皮肤的健康也有积极影响,可将杏仁研磨成粉,制成面膜敷脸,或者食用杏仁制品来摄取其中的营养,以达到美容护肤的目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杏仁有小毒,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,这是因为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水解后会产生氢氰酸,少量氢氰酸对人体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,但过量则会导致中毒,在使用杏仁时,必须严格控制剂量,一般入煎剂用量为 4.5 - 9 克,且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。

在炮制方法上,杏仁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,苦杏仁味苦性微温,多用于止咳平喘、润肠通便;甜杏仁味甘性平,偏于滋润肺气、润肠通便,常用于食疗保健,不同的炮制方法和品种选择会影响杏仁的功效与应用范围。

中药杏仁以其独特的止咳平喘、化痰、润肠通便以及美容养颜等功效,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但在使用时,务必谨慎把握剂量,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,让杏仁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,无论是在传统的方剂调配中,还是在现代的养生保健实践中,杏仁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合理应用,以挖掘其更多的潜在功效,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