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指南常用中药真伪鉴别全攻略,轻松避坑不踩雷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花大价钱买的人参切片,泡水喝着像木头渣子""网购的虫草煮了半天还是硬邦邦"......其实啊,中药这行水可深了!作为在药房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伙计,今儿就跟您唠唠那些年我踩过的坑,教您几手实用的辨药绝活。

人参家族:芦头才是身份证 前年我帮隔壁王婶鉴过"野山参",盒子里铺着红绸缎,根须比铁丝还硬,正宗的林下山参得看三点:芦头(脖子)要带碗口形疤痕,主根表皮得像老树皮般粗糙,掰断时断面该有菊花纹,最扎心的是有商家用胡萝卜染色冒充,拿刀一切就露馅——真参汁液黏稠拉丝,假的直接淌清水。

枸杞江湖:染色枸杞现原形 上个月小陈送来的"宁夏特级枸杞",看着颗颗饱满艳红,结果放热水里全变暗紫色,老法子教你:抓把枸杞撒碱水面上,天然枸杞会立马变色起泡,硫熏货则纹丝不动,再教个损招——拿手搓热,染出来的红色绝对掉妆,真货只会沾点淡黄花粉。

阿胶玄机:一拍二烧见真章 表姐开直播卖阿胶糕那会儿,我差点没笑喷——她拿皮鞋底当原料,正经东阿阿胶有个笨办法:趁热软乎时往硬板上拍,真胶能弹起来还带猪皮香,牛皮做的直接瘫成烂泥,火烧更明显,真阿胶冒白烟有胶香,杂皮混的噼里啪啦溅油星。

三七门道:铜皮铁骨藏猫腻 老李头总炫耀他的"田七粉"便宜,直到看见药渣里掺着锯末,认准云南文山三七记住三招:个头越大越值钱,切开断面像巧克力层叠才正宗,最绝的是泡水法——真三七泡胀后表面冒密集气泡,假家伙顶多浮层油花。

虫草迷局:牙签穿身增重量 去年帮老赵看他所谓"西藏虫草",每条都用竹签撑腰,地道那曲虫草讲究"四对八岔",草头棕黄带渐变,虫体环纹不过三圈,狠招来了:拿筷子夹着在火苗上燎两秒,真虫草会蜷成球,塑料粘合的当场散架。

当归辨伪:呛鼻香味要警惕 菜市场常有人卖"秦归",十块钱一大包,正路当归该是甘甜味带麻舌感,切面金黄有油圈,要是闻到刺鼻香气,八成动过手脚——硫磺熏过的当归晒干后颜色死白,泡茶喝着发酸。

防风有诈:糖心货别上当 表妹网购的防风片片雪白透亮,结果煮汤像在喝糖水,野生防风外皮糙得像老树根,断面该有朱砂点,人工种植的虽然整齐,但甜味过重就是化肥催的,最简单的检验:真防风嚼着先辛后甘,假的甜得发齁。

金银花陷阱:硫磺熏的亮瞎眼 菜场阿婆卖的金银花金灿灿,抓一把放手心都染黄手指,自然晾晒的花应该灰白色带绿头,闻着清香带草木味,教您个损招:倒杯开水放进去,硫熏货会让水变浑浊,真花反而更清亮。

黄芪识破:豆腥味辨真假 药房小刘收过批"蒙古黄芪",切得溜圆可惜泡水现白沫,正宗黄芪该有淡淡豆腥气,断面纤维多像羽毛,最绝的是煮粥试验——真黄芪煮半小时汤汁浓稠拉丝,假的越煮越清汤寡水。

地龙揭秘:面粉增重的把戏 前阵子查处的假地龙(蚯蚓)让我笑掉大牙,全是面粉裹树枝,真地龙晒干后轻飘飘,遇水就舒展,假的一入水就散架,老中医教我一招:真地龙掐断时中间有闪亮黏液,面粉做的干脆利索。

压箱底绝招:

  1. 买整不买碎:粉末、切片最容易藏猫腻
  2. 选丑不选靓:过分完美的药材多半动过手脚
  3. 闻香不追色:天然药材应该有药香而非香精味
  4. 尝苦不吃苦:真正好药入口回甘不带怪味
  5. 泡水看真章:多数伪品泡久就会现原形

最后唠叨一句:别迷信"野生""千年"这些噱头,正规药房买的饮片虽不好看,但至少经过质检,咱老百姓养生,与其花冤枉钱买假货,不如老老实实熬点山药粥——毕竟命比面子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