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天气冷得真是让人打哆嗦,北方的朋友有暖气还好,南方的兄弟姐妹们可就遭罪了,前两天跟隔壁王大爷聊天,老爷子神秘兮兮掏出个玻璃瓶,说是他祖传的中药发热液配方,往手心搓两下就能暖和半小时!我当场试了试,好家伙,热乎劲儿从手心直冲脚底,比暖宝宝还管用。
要说这中药发热液啊,可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玩意儿,我特意翻了县志,咱们这地界儿百年前就有药铺卖"暖手金汁",赶集的姑娘媳妇人手一瓶,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,以前没有暖宝宝那会,家家户户都会熬这个当取暖神器。
配方其实特简单,主要就四味药:老姜、艾草、桂枝、花椒,您可别小看这四样,都是中医里的"发热高手",老姜性温,能驱寒气;艾草通经络,专门对付关节冷痛;桂枝走表发汗,把寒气往外推;花椒像个小火炬,点着了浑身就热了,这四味药配在一起,就像组了个取暖小分队,各显神通。
具体怎么做呢?我给您说道说道,先把老姜切成薄片,越薄越好,这样有效成分容易析出,艾草要选陈年的,新艾刺激性太强,桂枝得用肉桂的嫩枝,药房里说清楚就行,花椒最讲究,必须得是四川汉源的"大红袍"花椒,香味浓还不麻嘴。
把这些材料按2:1:1:1的比例配好(比如姜20克,其他三味各10克),倒500毫升高度白酒泡着,您可别嫌酒辣,这白酒就是最好的提取剂,能把药材里的精华全抓出来,泡上两周,每天晃晃瓶子,等液体变得碧绿透亮,就算大功告成。
用的时候更有讲究,早上出门前搓手心,晚上泡脚滴几滴,痛经的姑娘可以捈在肚脐周围,我试过最直接的方法:倒点在手掌搓热,然后捂住后腰的肾俞穴,不到五分钟后背就热乎乎的,这招特别适合坐办公室的白领,空调房里穿再多都不如穴位发热来得快。
不过您可别贪多,这发热液虽然天然,但毕竟是温热性的,阴虚火旺的朋友用了可能会上火,孕妇更要慎用,我见过有人拿它擦脚心治失眠,结果半夜热得蹬被子,这就是没掌握用量,一般掌心抹两三滴就够了,实在冷就多搓几遍。
为啥这配方这么灵呢?中医说"动则生阳",摩擦生热的过程就是在激发阳气,药材里的挥发油通过皮肤渗透,刺激毛细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自然就暖和了,西医角度看,这相当于外用的是"暖身精油",既能保温又能促进代谢。
现在市面上取暖产品五花八门,但真要论安全实惠,还是这传统的中药方子靠谱,成本算下来,五十块钱的药材能泡出二十来瓶,放阴凉处存两年都不坏,要是您嫌酒精刺激,改用40度以上的米酒也行,就是保存时间会短点。
最后提醒一句,这发热液见效果慢的可能要三天,别指望一抹就热得冒汗,坚持用上一周,您会发现手脚冰凉的毛病真能改善,要是用了两周还没效果,那可能就是别的问题,该看医生还得去看,毕竟咱们这土方子再神,也比不上专业医师的诊断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