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很多中药材都有独特的颜色?比如一提黄色就想到黄芪,说起黑色立马想到黑芝麻,但要说红色系的中药,那可真是藏着不少养生高手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红得亮眼的中药材,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神奇~
红花——妇科圣手的"红颜秘方"
每次去中药房都能闻到淡淡的花香,定睛一看准是红花在"放香气",这玩意可不简单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说它能"活血润燥,止痛散肿",老中医给痛经的姑娘开方子,十有八九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记得去年闺蜜生理期疼得直打滚,老中医开的泡脚包里就加了红花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千万别碰这玩意儿,它的活血能力堪比"身体里的推土机",当年看电视剧里妃子用红花堕胎可不是瞎编的。
丹参——心血管的"红色护卫"
别瞅这根长得像干巴巴的树枝,泡水喝可是能护心的宝贝,特别是中老年朋友,早上用保温杯泡几片丹参,配上枸杞西洋参,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,不过第一次喝可能会被苦到皱眉,建议搭配红枣一起煮,酸酸甜甜还能补气血。
前阵子我妈总说心慌,老中医就开了丹参饮片,现在她每天雷打不动地泡茶喝,上周体检连医生都夸她血管弹性保持得好,当然啦,这药性偏寒,胃寒的朋友记得加点生姜调和。
红景天——高原反应的克星
去过西藏旅游的朋友应该不陌生,这玩意儿简直就是"抗高反神器",别看它晒干后红得像辣椒,新鲜时候可是肉嘟嘟的植物,提前一周用红景天泡酒,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,头疼恶心的症状能减轻大半。
我们小区王叔去年自驾川藏线,出发前猛灌红景天茶,结果别人吸氧吸到崩溃,他活蹦乱跳地拍雪山照片,回来还跟我们显摆:"这红色小药片比氧气瓶管用!"
血竭——跌打损伤的"红药库"
外行人看这名字可能以为是人血做的,其实人家是麒麟血藤的树脂,打篮球崴脚的时候,老中医就会开这种暗红色粉末,配上黄酒调成糊状敷伤口,消肿速度简直肉眼可见。
不过这货味道确实冲,上次打球膝盖擦破皮,敷药时那股腥臊味熏得我想吐,师傅说这正是正宗血竭的标志,假货反而有股化学药味,现在家里药箱还留着半罐备用,虽然希望永远用不上...
鸡血藤——贫血姐妹的补血利器
光听名字就知道跟血有关,这爬藤植物切开真的会流出红汁液,以前在药材市场见过整捆的鸡血藤,晒干后蜷曲的样子像红色蟒蛇,最神奇的是用它熬汤,原本苍白的嘴唇真能慢慢变得红润。
同事小美就是典型例子,常年手脚冰凉脸色蜡黄,坚持喝了两个月鸡血藤炖排骨汤,现在办公室都叫她"红美人",不过这藤性温,上火期间可得停一停,不然嘴角起泡别来找我~
朱砂——安神定惊的红色警戒线
说到红得最艳丽的中药,非朱砂莫属,不过这玩意可不能随便用,含汞量超标的新闻看过吧?现在正规医院开朱砂都很谨慎,多用于急救安神丸,倒是有些老人家喜欢把朱砂缝在小孩背心"辟邪",这种做法其实挺危险的。
去年回老家看见邻居奶奶给满月宝宝戴朱砂符,吓得我赶紧科普重金属危害,后来改用桃木屑代替,既保留传统又安全健康,所以说红色中药虽好,科学使用才是关键。
藏红花——贵族食材的红色陷阱
很多人以为藏红花就是西藏产的红花,其实人家老家在波斯湾,真正的藏红花泡水是淡金色的,那些泡出鲜红颜色的基本都是假货,某次在药材市场亲眼见到不良商家往红花里掺色素,泡出来的水红得瘆人。
鉴别真伪有个笨办法:真品藏红花一根花柱能有上百个花丝,泡完后展开像小鱼尾巴,买的时候记得掐段放水里试试,要是瞬间染红整杯水,趁早扔了别心疼钱。
红曲米——厨房里的降脂高手
这哪是药啊,分明是家家户户煮腊肉用的调料!不过别小看这颗颗红宝石,《本草经解》里明确写着能"消食活血",现在超市卖的红曲饼干,其实就是变相让你吃中药,三高人群拿它替代普通大米酿酒,既能过嘴瘾又能护血管。
我妈就爱自制红曲酒,每年冬至都要封几坛,打开盖子那瞬间,整个屋子都是糯糯的甜香,不过这东西发酵后劲大,初次尝试千万少喝点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...
赤芍——痘痘肌的救星
脸上爆痘红肿的时候,中医师总会开这味带"赤"字的药材,相比白芍的温和,赤芍就像个急脾气的清道夫,专门对付又红又肿的热毒痤疮,不过这药性太猛,煎药时得多放点甘草调和,不然喝下去喉咙像火烧。
表弟青春期满脸冒油长痘,喝赤芍甘草茶三个月,现在皮肤光滑得苍蝇站上去都打滑,当然代价就是药汤实在太苦,这小子每次都要捏着鼻子硬灌。
洛神花——被遗忘的药食同源红宝石
严格来说这不算传统中药,但在云南贵州一带,姑娘们姨妈期都会摘几朵泡水喝,酸酸甜甜的口感特别讨喜,关键是富含花青素,对淡化色斑真有奇效,不过晾晒后的洛神花特别容易碎,某宝买的劣质品经常掉色严重。
我家阳台就种着几盆,开花时节红艳艳一片,揪几朵鲜花瓣泡水,看着花瓣在杯子里舒展绽放,比喝任何奶茶都有仪式感,唯一缺点就是太利尿,上班敢喝保证半小时就得往厕所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