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厂到底收不收枳壳?2023年中药材市场真相揭秘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枳壳不愁卖,但药厂的“门槛”你够得着吗?

先给新手普及个常识:枳壳绝对是中药市场的“硬通货”,这东西能理气宽中、消胀除痞,中成药里超过30%的方子都离不开它,比如常见的“枳术丸”“柴胡疏肝散”,但别以为种出来就能卖给药厂,人家挑得很!

质量关:药厂只收“达标生”

  • 外观:药厂收枳壳讲究“颜值即正义”,颜色要均匀(青褐色最佳),切片后厚度得一致(通常3-5毫米),杂质不能超过3%,去年安徽有个种植户,枳壳长得挺大,但切片时厚薄不一,药厂直接压价20%。
  • 有效成分:枳壳的“硬指标”是柚皮苷含量,药典规定不低于4.0%,有些小厂可能会偷偷降标准,但大药厂(比如同仁堂、华润三九)卡得比闹钟还准。
  • 硫磺熏过?拜拜了您嘞! 现在药厂普遍上检测仪,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直接退货,前年江西某县批量查出硫熏枳壳,整个县的信誉都受了牵连。

规模关:散户难入“法眼”
中药厂采购一般走“批量路线”,至少一吨起收,小农户攒不够量根本凑不上热闹,就算你家枳壳种得再好,拉半吨去药厂,人家眼皮都不抬——物流成本都覆盖不了!

关系关:有“中间人”才能玩得转
药厂采购员一年到头满中国跑,但真正拍板的往往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,比如亳州、安国的大药材贩子,手里攥着几十家药厂的渠道,散户想直接联系药厂?电话打过去大概率被转给采购部,然后石沉大海……


药厂收枳壳的“隐藏剧情”

光知道“药厂收枳壳”没用,得摸透里面的门道,我认识一个湖南种植户老张,去年靠枳壳赚了80万,他跟我透露了几个关键:

价格不是药厂定,是市场定
药厂收价跟着行情走,比如2022年枳壳新货上市时,市场价格跌到18元/公斤,但药厂实际收购价可能更低(15元/公斤),因为还要扣掉杂质、水分,反过来,如果市场缺货,药厂可能偷偷给你“加鸡腿”。

合同里的“坑”比枳壳壳还多
别以为签了合同就稳了!有些药厂会在合同里写“按药典标准验收”,但验收时突然搬出“企业内部标准”(比如额外检测重金属),云南有个种植户就被这么坑过,明明达标的货,硬是被扣了30%尾款。

账期拖死人!
药厂采购枳壳很少现结,账期3-6个月是常态,小农户等不起,只能找中间商现金结算,中间商再压价10%-15%,去年四川某药厂爆雷,拖欠农户200多万货款,最后闹上法庭才解决。


想让药厂收你的枳壳?这5招必看!

听我一句劝:别傻乎乎直接联系药厂,先把“内功”练好!

抱团取暖:成立合作社
单个农户没议价权,但要是凑够500吨枳壳,药厂采购部立马上门,比如贵州遵义的“道地枳壳合作社”,联合周边200多家农户,直接和广药集团签了年供300吨的合同。

盯紧市场行情,错峰出手
枳壳价格每年有两次波动:产新期(5-7月)价格最低年底需求旺季(11月后)价格最高,去年安徽有人囤了10吨货,从19元/公斤捂到25元/公斤,净赚6万!

搞定“验货人”比巴结领导管用
药厂验收枳壳的是质检员,不是采购经理,河北有个聪明人,每次送货都带两盒好烟,和质检员唠家常,对方顺手就把“杂质率”从5%降到3%,前提是你的货过得去。

玩转“产地初加工”
药厂最爱“省心货”:趁鲜切段、烘干、分级包装,你如果能把枳壳切成均匀片,含水量控制在12%以下,药厂抢着要!湖北荆州有加工厂专门接这种业务,赚加工费比卖原果还稳。

盯紧药厂“备胎名单”
大药厂都有B计划!比如疫情时连花清瘟爆火,以岭药业紧急扩产,四处高价收枳壳,这时候就算你没长期合作,只要质量过关、能快速供货,照样能分一杯羹。


说句实话:药厂不是唯一出路!

别把宝全押在药厂身上!枳壳的销路多了去了:

  • 中成药厂:比如江中药业的“健胃消食片”就用枳壳,但人家主要从安徽亳州进货。
  • 饮片厂:做中药配方颗粒的厂家(如红日药业)收枳壳更狠,价格比原药厂高10%。
  • 出口贸易:韩国、日本爱买枳壳提取物,外贸公司收购价能到35元/公斤!
  • 电商平台:拼多多、抖音上卖“枳壳茶”的小店,一斤能卖到60块,利润翻三倍!

枳壳不愁卖,但得会“玩”!

中药厂收枳壳吗?收!但人家既要质量、要规模,还要你懂规矩,小农户与其跪舔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