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,今天咱们聊一个让很多女性头疼的话题——崩漏,这可不是简单的"大姨妈失控",而是身体在发出警告信号,作为一个研究中医十几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太多人被这个问题折磨得焦虑失眠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下了应对之策,关键要找准病因再下手。
先搞懂什么是崩漏
很多姑娘一看到出血量大就慌了,其实崩漏分两种:"崩"是突然大量出血像山洪暴发,"漏"是滴滴答答断断续续拖很久,这背后可能是气血两虚、脾不统血,也可能是肝火太旺、湿热下注,就像我家邻居王婶,每次来月经都像发洪水,脸色蜡黄走路都打晃,这就是典型的气不摄血。
老中医压箱底的5个经典方
固本止崩汤(气血双补型) 组方:熟地30g+白术15g+黄芪20g+当归10g+黑姜6g+人参须5g 适合人群:出血颜色淡红、头晕乏力、舌苔薄白的姐妹 用法:每天1剂,早晚饭后温服,连喝5天停2天 注意:感冒发烧时别喝,喝完想放屁很正常
清热固经汤(血热妄行型) 组方:黄芩9g+焦栀子9g+生地15g+地骨皮12g+阿胶珠10g(烊化) 典型症状:血又红又稠、心烦口干、晚上盗汗 特别提醒:这个方子偏寒,手脚冰凉的姐妹慎用
震灵丹(瘀血阻滞型) 组方:三七粉3g+五灵脂9g+蒲黄炭10g+茜草炭10g 适用情况:血块多、肚子疼得像针扎、血色暗黑 服用技巧:这些药材磨粉装胶囊,每天3次每次4粒
滋阴止崩汤(肝肾阴虚型) 组方:女贞子15g+旱莲草15g+山药20g+山萸肉10g+龟板胶10g 辨别要点:腰酸腿软、耳鸣头晕、半夜容易醒 食疗搭配:平时多吃桑葚、黑芝麻糊
健脾摄血汤(脾虚不摄型) 组方:党参15g+炒白术12g+灶心土30g(包煎)+血余炭10g 特点:出血劳累后加重,吃饭没胃口,说话有气无力 生活建议:配合每天揉按足三里穴效果更好
那些年踩过的坑
我表姐当年崩漏半年没当回事,结果查出子宫肌瘤,这里提醒大家:
- 连续2个月经期超过7天就要警惕
- 出血量超过平时3倍必须就医
- 突然绝经后又见红要排查肿瘤
- 产后恶露超过3周要重视
中药调理的小秘诀
- 喝药期间少吃萝卜白菜,会影响药效
- 早上7-9点喝治脾虚的药效果翻倍
- 止血后要继续喝7天巩固,别见好就收
- 配合艾灸隐白穴(大拇指内侧),止血超快
最后叨叨一句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出血有人需要补,有人需要清,千万别照着方子瞎吃,建议先找靠谱的中医把脉,再结合CT、B超这些现代检查,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,记住咱们调的是整体,不是单纯止个血那么简单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