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变化大,身边不少朋友都中招了,有人咳嗽半个月不见好,去医院一查竟是过敏性肺炎,西医开的激素药让人担心副作用,这时候不少人就想到找中医调理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病到底咋回事,老祖宗留下的药方该怎么用。
先说说这病为啥找上门,过敏性肺炎不是简单的"肺热",而是外邪入侵加上体内正气不足,就像家里门窗关不严,小偷就容易进来,现代人长期熬夜、吃冷饮、吹空调,把身体防线搞得七零八落,风寒暑湿这些外邪就趁虚而入,特别是南方梅雨季,湿气裹着病菌往肺里钻,这才是致病的关键。
中医调理讲究"驱贼先补墙",我认识一位老中医,他治这种病有个经典方子:黄芪30克补气固表当城墙,防风10克祛风解表守城门,再加上杏仁10克、苏子10克止咳平喘,这四味药煮水喝,就像给肺部装了个空气净化器,不过老师傅特别强调,每个人体质不同,好比房子结构不一样,具体用量得号脉后才能定。
去年隔壁张大爷就是典型例子,退休教师平时爱钓鱼,淋了几次雨也没在意,结果咳嗽带血丝,医院诊断过敏性肺炎,西药吃了两周还是胸闷,后来找到我们这的老中医,老先生给他开了个复方:鱼腥草20克清肺热,款冬花15克润肺燥,配上浙贝母10克化痰结,连喝七天,痰少了,胸口也不压石头了,关键是方子里还加了甘草5克调和诸药,喝起来没那么苦。
这里要划重点:中药见效没西药快,但胜在治本,就像修补屋顶比临时打伞管用,不过有些坑千万别踩——别自己瞎配药!前几年网上流传某"神方",结果有人照搬导致中毒,记住每个方子都是医生根据你的舌苔、脉象量身定制的,就像量体裁衣,抄作业最要不得。
说到日常调理,有几个小窍门特别实用,每天早上含片西洋参,像吃糖似的慢慢化,能补气护肺,三伏天用艾叶泡脚,从脚底暖全身,比穿棉袄还管用,雾霾天出门记得戴纱布口罩,回家赶紧喝杯陈皮水,这些细节都是给肺部上保险。
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:农村老人得这病的反而少,为啥?他们下地干活出透汗,毛孔开关灵活,寒气不容易淤积,城里人整天坐空调房,汗憋回去变成寒湿,这才给了病根生长的土壤,所以说适当出出汗,晒晒太阳,比吃什么补品都强。
这病三分治七分养,中药调的是整体平衡,与其生病乱投医,不如平时多注意,那些古方子都是千年验证过的智慧,关键要找准自己的体质对症下方,毕竟身体就像老房子,定期修缮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