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中药调理的事儿,发现大家对"白芷"和"白芍"这两味药特别容易混淆,别看名字里都带"白",功效可大不一样!今天咱们就唠唠这对"药界姐妹花",教你分清什么时候该用白芷,什么时候该用白芍。
白芷:风寒感冒的"鼻腔清洁工"
老祖宗说白芷是"阳明经的引路人",这话一点不假,我每次着凉鼻塞,煮点白芷水熏蒸,不出半小时鼻子就通气了,这味儿辛温的药材最擅长发散风寒,尤其对付这种空调吹多了导致的头疼、鼻涕直流。
去年邻居王姐风寒咳嗽半个月,西药吃了不少还是咳得眼泪汪汪,我让她用白芷3克加蜂蜜调敷在胸口,当天咳嗽就缓了一大半,其实古人早就用它治鼻渊(鼻炎),《本草纲目》里还专门记载白芷能"通九窍",像慢性鼻炎、额头痛这种毛病,配着细辛用效果特别好。
不过白芷性子偏燥,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,有次同学熬夜后嗓子疼,非要试白芷茶,结果第二天口腔溃疡了——这就是典型的用错药,记住口干舌红、手脚心热的朋友别碰它。
白芍:痛经女孩的"温柔铠甲"
要说女人这辈子离不开的中药,白芍绝对排前三名,这味酸苦微寒的药材,简直就是为调理妇科病生的,我闺蜜每次痛经都抓一把白芍片煮鸡蛋,她说比布洛芬还管用。
中医讲究"柔肝止痛",白芍最能缓解肝气郁结带来的疼痛,像胁肋胀痛、乳房胀痛这些毛病,配上柴胡、枳壳就是经典组合,记得有位阿姨更年期潮热,用白芍15克+生地10克煮水,连喝一周盗汗就好了大半。
但白芍也有讲究,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,有次我妈用白芍炖鸡给我补气血,结果我拉了两天肚子——后来才知道要搭配炙甘草调和药性,所以用白芍记得配点姜枣,既能护胃又能增强补血效果。
分不清?看这三个关键点
- 看颜色:白芷表面灰棕色带疙瘩,掰开是淡黄色;白芍是灰白色很光滑,断面还有放射状纹理
- 闻味道:白芷香气浓烈带麻舌感,白芍则是淡淡草香
- 摸质地:白芷轻泡易碎,白芍坚实不容易断
上个月药店抓药就见人把两味药搞混,拿着白芍问怎么治头痛,其实简单记:受凉鼻塞找白芷,生气腹痛找白芍,不过现在很多中成药会把它们搭配使用,比如治疗偏头痛的川芎茶调散里就有白芷,而逍遥丸里必配白芍。
黄金搭档这样用
• 风寒感冒:白芷+生姜+红糖,煮10分钟趁热喝
• 经期腹痛:白芍10克+当归5克+黑糖,月经前三天开始喝
• 顽固头痛:白芷5克+川芎3克研末,睡前黄酒送服
• 肝火失眠:白芍9克+玫瑰花5朵,开水焖泡代茶饮
最后提醒一句: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,就像白芷治风寒头痛灵得很,但要是遇上风热感冒(喉咙痛、黄痰那种)越喝火越大,用药前最好找中医师摸个脉,别自己瞎折腾,毕竟咱们调理的是身子,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