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年纪轻轻头发却白了一大把""每次洗头水池都堵成毡帽"——这些困扰让人焦虑到半夜刷手机查偏方,今天咱们不聊生发液也不推植发广告,好好扒一扒老祖宗留下的防脱固发智慧,不过先说清楚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以下方法建议先咨询中医师再尝试哦!
【侧柏叶:油头克星的天然洗剂】 说起防脱,很多中医诊所都在用的侧柏叶洗方,这个满大街都能见到的常青树叶子,可是控油届的隐藏高手,记得邻居王姐吗?去年她来我家串门,衣领上全是头皮屑,说是脂溢性脱发快愁死了,我给她支招:新鲜侧柏叶煮水晾温后按摩头皮,每周三次,结果上个月碰见她,原本稀疏的发际线居然冒出细绒毛,她自己都说现在三天不洗头都不油了。
【何首乌:乌发神话的B面人生】 药店里总能看到制何首乌的身影,但鲜为人知的是生首乌含有蒽醌类物质,过量会伤肝,我爷爷年轻时少白头,常年喝首乌炖鸡汤,现在八十岁还能看见黑根,关键是要用黑豆汁蒸制过的炮制品,而且要配上茯苓、牛膝这些搭档,单吃反而坏事,就像隔壁张叔乱吃生首乌,结果拉肚子进医院,这教训得记住。
【当归:补血圣品的意外收获】 女生们熟悉的当归,其实是养发界的扫地僧,产后掉发的表嫂用当归煮水抹头皮,三个月就从"地中海"变回瀑布头,这玩意儿不仅能活血,里面的维生素E还能滋养毛囊,不过孕妇和火气旺的朋友要绕道,当年我经期乱喝当归茶,结果流了一周鼻血。
【黑芝麻:从小吃到大的防脱零食】 超市里十块钱一大包的黑芝麻,可是最亲民的养发神器,但千万别整颗吞!要炒熟磨粉,每天早晚一勺,我们办公室小刘坚持半年,原本枯黄的发尾现在能反光,不过这东西油性大,脾胃虚的人少吃,否则头发没黑,脸上先爆痘。
【人参:土豪专属的头皮面膜】 别以为只有韩国人拿人参洗头,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,切片泡酒外擦,或者掺在洗发水里,对气血不足的脱发特别有效,上次陪客户去东北药厂考察,车间主任偷偷塞给我人参须,说熬水洗发比护发素还好用,不过正经野山参太贵,人工种植的就行。
【枸杞子:养生boy的口服染发剂】 保温杯里泡枸杞已经OUT了,现在流行嚼着吃,每天20粒嚼碎咽下,坚持三个月,白发根部会慢慢返青,原理很简单,枸杞多糖能促进黑色素细胞活力,但湿热体质要当心,同事小李天天枸杞配菊花茶,结果额头长满小红疙瘩。
【生姜:厨房里的双刃剑】 虽然被无数人diss,但生姜确实能刺激毛囊,关键要会用!切片擦头皮只适合寒性体质,热性体质越擦越糟,我妈以前用姜汁抹头顶,结果烧得头皮疼,后来改用烤热的姜片轻揉,配合艾叶煮水,现在不仅不掉发,连鬓角都长出小黑茬。
【墨旱莲:乡间田头的乌发精灵】 这种开小花的杂草,其实是中药染发剂原料,捣烂取汁涂白发,半小时后冲洗,连续用两周能看到变化,村里王奶奶九十岁还半黑半白头发,秘诀就是每年采墨旱莲捣鼓,不过汁液染衣服难洗,建议洗澡时操作。
【女贞子:学生党的平价养发宝】 泡酒擦头是古法,现在年轻人更喜欢打粉泡水喝,每100g才十几块,能补肝肾阴血,我表妹考研压力大,头顶秃了硬币大的斑,每天喝女贞子蜜饮,半年就长回来,注意要买酒制的,生的偏寒容易胃痛。
【桑葚:酸成表情包的乌发果】 小时候偷摘桑葚染紫嘴巴的记忆还在,这紫溜溜的果子却是天然黑色素宝库,晒干泡酒或熬膏,连吃带抹效果翻倍,小区广场舞领队阿姨每年酿桑葚酒,六十岁头发黑得能拍洗发水广告,不过糖尿病人要节制,含糖量比可乐还高。
最后划重点:中药养发不是吃仙丹,得像煲汤一样慢火细炖,别指望吃两天何首乌就从"聪明绝顶"变"秀发飞扬",至少坚持三个月才能见真章,更重要的是调整作息,熬夜打游戏追剧,吃再多中药也扛不住,毕竟头发不是韭菜,割了一茬还能再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