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白附子这味药,很多老中医都会皱着眉头叮嘱:"这药可不能乱煎!"作为有毒却治病的中药材,白附子的煎煮讲究可不少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怎么才能把这味"猛药"熬得既安全又有效。
认识白附子:毒药也是良药 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,外表白白胖胖像颗小蒜头,别看它长相普通,可是治疗面瘫、中风后遗症的"奇兵",老辈人常说"以毒攻毒",这味药既能祛风痰又能止痉挛,但生用确实含有刺激性成分,必须经过特殊处理。
煎药前的三道功课
-
选药有门道 药房抓药时一定要睁大眼睛,优质白附子应该个头均匀、质地坚实、断面雪白,要是看见发黄或有黑斑的,千万别要,这种陈年药不仅药效差,还可能变质。
-
泡药学问大 别急着上火煎,先要用清水浸泡,夏天泡2小时,冬天泡3小时,水要没过药材2厘米,这时候你会看见水面浮起一层泡沫,这是天然皂苷在作怪,用勺子轻轻撇掉就行。
-
煎药器具选择 记住千万不能用铁锅!最好用砂锅或搪瓷锅,实在没有的话不锈钢锅勉强能行,我家祖传的土陶罐现在就专门用来熬这类需要久煎的药材。
四步煎出好药汤 第一步:冷水下锅 把泡好的药材连同浸泡水一起倒入锅里,再加清水没过药材表面1-2厘米,注意!第一遍煎药绝对不能用开水,冷水慢慢加热才能让药性均匀渗出。
第二步:文火慢熬 先用大火煮沸,这时候要盯着锅,防止药汁扑出来,沸腾后马上转小火,保持"蟹眼沸"状态——就是锅面泛起小泡泡像螃蟹眼睛那样,这时要盖上锅盖,但留条缝透气。
第三步:久煎去毒 这才是关键!白附子必须煎煮1小时以上,毒素才会分解,建议头煎煮60分钟,二煎煮40分钟,中间要是水快熬干了,只能加开水,千万别加凉水。
第四步:浓缩收汁 熬到最后汤汁应该浓稠发黏,颜色呈深琥珀色,这时候关火,用细纱布过滤出药汁,挤干药渣里的残液,两煎的药汁混合后,分成三次温服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 孕妇千万碰不得这药,它就像武侠小说里的"虎狼之药",体质虚寒的人服用时要配伍生姜、红枣来调和,小孩用量更要严格控制,通常医生会开到成人剂量的1/3。
常见误区要避开 有人觉得煎糊了也没事,这可是大错特错!烧焦的药材会产生有害物质,整锅药都要倒掉,还有人喜欢往药里加糖,这会影响药效吸收,实在怕苦可以含块冰糖在舌根部位。
药渣也有大用处 别急着把药渣扔掉,趁温热装进布袋敷在患处,能辅助治疗关节疼痛,不过皮肤敏感的人要小心,可以先在手腕内侧试敷五分钟。
记得去年邻居王大爷中风后口眼歪斜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白附子,当时我们严格按照古法煎药,每天守着砂锅计时,结果配合针灸治疗两个月,老爷子的脸真的正过来了,所以说这味药既是"毒药"也是"仙药",关键就在会不会煎。
最后提醒大家,虽然白附子功效显著,但必须遵医嘱使用,自己在家煎药时,最好准备个定时器,边看剧边计时最容易忘时间,煎好的药汤要当天喝完,实在喝不完放冰箱也别超过24小时,掌握了这些窍门,就能让这味千年古药真正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