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半身不遂调理的事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有应对的法子,今天给大家掏个底,说说那些藏在县志里的中药酒方,不过先说清楚,这些方子都是老一辈医家的经验总结,具体用不用还得听大夫的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为啥说药酒治偏瘫? 半身不遂多是中风后遗症,中医叫"痿证",药酒能借着酒性把药力送到全身经络,特别对这种肢体麻木、气血不通的毛病见效,我走访过好几个偏远山村,发现很多坐轮椅多年的老人都在喝这类药酒,虽然不能完全恢复,但不少人都能重新拄拐走路。
三个流传最广的经典方子
-
黄芪川芎酒(适合气虚血瘀型) 组方:生黄芪60g、川芎30g、当归20g、红花15g、桂枝10g 做法:药材泡5斤40度白酒,密封两周后早晚各喝1两 特点: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半边身子发麻、爱出虚汗的人,村里王大爷中风后右腿拖地,坚持喝了半年,现在能自己拄拐去村头溜达了。
-
蜈蚣地龙酒(适合痰湿阻络型) 组方:蜈蚣5条、地龙30g、土鳖虫20g、乌梢蛇50g 做法:泡8斤黄酒,加冰糖调味,每天饭后半小时喝 注意:这个方子味道冲,但通络效果强,镇上李老师当年就是靠这个方子,三个月时间从瘫坐到能扶墙站立。
-
木瓜追风酒(适合风寒侵袭型) 组方:宣木瓜80g、制川乌15g、羌活20g、防风30g 做法:泡6斤高粱酒,睡前温服1-2两 禁忌:高血压患者慎用,孕妇绝对禁止 我们村有个猎户,冬天打猎着凉落下半身不遂,喝这个方子配合针灸,现在又能扛着猎枪进山了。
泡药酒的讲究可不少
- 器皿要用玻璃或陶罐,绝对不能用金属容器
- 酒精度数很关键,40-50度最佳,高度酒容易伤胃
- 动物类药材要先烘干,不然容易变质
- 早晚空腹喝效果最好,喝完药酒当天别碰绿豆
- 出现上火、起疹子要立即停用,这是药力过猛的信号
真实病例分享 去年探访陕北窑洞时遇到张奶奶,脑血栓后左边身子不能动,她儿子每天给她擦身时都用药酒按摩,重点是肩井穴、环跳穴这些大穴位,三个月后胳膊能慢慢抬起来了,现在虽然走路还不利索,但能自己梳头洗脸。
搭配这些方法效果翻倍
- 药酒+艾灸:重点灸足三里、涌泉穴
- 药酒+推拿:每天沿着经络走向推按
- 药酒+泡脚:晚上用药渣煮水泡脚 六、特别注意这些事 ▶ 糖尿病人要监测血糖,药酒可能影响指标 ▶ 刚开始喝可能出现便秘,要多吃红薯菠菜 ▶ 忌生冷油腻,尤其不能边喝酒边吃海鲜 ▶ 每月要停7天,给肝肾休息时间 七、老中医的私房建议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岁郎中说过:"药酒不是万能的,但要配合这三样——第一是病人自己得勤快,第二是家人要耐心陪伴,第三是要保持乐观心态。"他接诊过的上千例病人里,那些天天坐在炕上等特效药的,十个有九个效果差;反而是那些坚持锻炼、按时服药的,多数都能见到改善。
最后提醒大家,这些方子都是民间经验方,治病还得去正规医院,不过作为辅助疗法,确实能让很多家庭看到希望,听说现在有些三甲医院的康复科也开始借鉴这些古方了,说不定哪天就能推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