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留言说自己总感觉喉咙痒痒的,一说话就想咳,跑几步就喘得厉害,去医院检查又没大问题,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肺气虚引起的咳嗽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老毛病。
你中了几个肺气虚信号? 前两天隔壁王阿姨来串门,捂着胸口说:"小张啊,我这咳嗽都半个月了,吃药打针都不见效,晚上咳得觉都睡不好。"仔细一问,果然符合典型肺气虚症状: ① 总感觉气不够用,爬个楼梯就喘 ② 嗓子发痒想咳,遇冷空气更严重 ③ 咳声像蚊子叫,使多大劲都咳不痛快 ④ 白天稍微好点,傍晚开始加重 ⑤ 舌头边缘有齿痕,舌苔薄白
祖传药方里的养生智慧 去年给我奶奶调理时用过的经典方子,现在分享给大家,这副药就像给肺部做SPA,关键在三招:
- 黄芪20克(补气高手)
- 党参15克(增强肺动力)
- 炙甘草10克(调和药性)
- 杏仁10克(止咳平喘)
- 紫菀10克(润肺化痰)
- 陈皮6克(理气化痰)
熬法特别简单:把所有药材泡半小时,大火煮开转小火炖40分钟,倒出汤汁后再加水煎20分钟,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喝,注意要用砂锅或陶瓷锅,金属锅会影响药效。
药材界的默契组合 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!黄芪配党参就像给肺装了个涡轮增压,特别适合说话多、教师、销售这类耗气的职业,杏仁和紫菀这对CP,一个降气止咳,一个温润化痰,对付那种半夜突然呛咳特别管用,陈皮就像清洁工,把痰湿垃圾统统扫出门。
喝药期间要注意 上周快递小哥小李按这个方子喝了三天,跑来问我:"怎么反而咳得更勤了?"原来他耐不住嘴馋吃冰西瓜,这里划重点: ❌ 忌生冷寒凉(冰淇淋、生鱼片) ❌ 忌肥甘厚味(红烧肉、油炸食品) ❌ 忌熬夜透支(追剧到凌晨) 建议多喝山药粥,吃点蒸梨,适当用麦冬泡水润喉,如果连续喝五天还没改善,就要找专业中医师调整方子。
生活调理比吃药更重要 光靠吃药就像给花盆浇水却不松土,配合这几个小习惯效果翻倍:
- 每天早晨搓热掌心敷后背(肺俞穴位置)
- 学猫式呼吸:慢慢吸气鼓肚子,呼气瘪肚子
- 含服生津糖(麦冬+乌梅各10克煮水放冰箱)
- 睡前热水泡脚加艾叶15克
不同人群用药讲究 哺乳期妈妈可以去掉杏仁,加通草5克;上班族压力大的加玫瑰花10克;老年人体虚明显的把党参换成太子参,但孕妇和儿童一定要问过医生再喝,安全第一。
预防胜于治疗 记得去年这时候,我们办公室流行咳嗽,我天天用黄芪+枸杞泡水喝,居然安然无恙,建议大家在季节交替时: • 早上用冷水洗脸锻炼耐寒力 • 下午3-5点敲打肺经(手臂外侧) • 每周喝两次白色食物汤(莲藕+银耳+百合)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咳嗽有人是肺气虚,有人可能是阴虚火旺,如果自己拿不准,千万别乱试偏方,之前有个粉丝把治风寒咳嗽的方子当宝贝,结果越喝火气越大,就是典型的用错药,大家有什么调理心得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