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粉丝留言问中药里的矿物药都有哪些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,其实啊,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里,除了花草树叶和动物药材,还有不少"硬核"的石头矿物质呢!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矿石,可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治病高手。
先给大家科普个冷知识:中药里的矿物药主要分为三类,第一类是直接挖出来就能用的原生矿物,比如朱砂、自然铜;第二类是需要火煅加工的,像石膏、龙骨;第三类是动物分泌物形成的结石,最典型的就是牛黄和马宝,不过咱们今天重点说前两类。
说到矿物药,第一个要提的就是"朱砂",这红彤彤的小颗粒可是安神界的扛把子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"清心镇惊",现在药店里卖的安宫牛黄丸,里面就藏着朱砂的身影,不过可别被它的艳丽颜色骗了,这货含有硫化汞,吃多了容易汞中毒,所以医生开方都会特别小心。
跟朱砂齐名的还有"雄黄",白娘子故事里那个解毒的宝贝就是它,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,不过现在都知道不能直接喝了,一般都是外用治疗疥疮、湿疹,记得《甄嬛传》里用雄黄粉害人那段吗?说明古人早就知道它的毒性了。
夏天消暑神器"石膏"其实是单斜晶系矿物,中医用它来清热泻火,张仲景的白虎汤里就有石膏,专门治高烧不退,有趣的是,现在建材市场卖的石膏板,和药用石膏可不是同个品种哦!
大家常听说的"龙骨",可不是恐龙化石,而是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,这味药能镇静安神,小孩夜啼的时候,老中医就会开点龙骨牡蛎汤,不过现在野生龙骨越来越少,多数都是饲养驴马的骨头代替的。
家里炒菜用的"盐"也是中药!没错,食盐入药能清热解毒,古代行军打仗必备,要是被蜈蚣咬了,老辈人就会用浓盐水冲洗伤口,不过这里说的是粗盐,可不是加碘精制盐哦。
黑色磁石是个"隐形杀手",表面看是普通石头,其实能吸铁,中医用它治疗耳鸣耳聋,李时珍说它能"聪耳明目",现在电子产品多,天天对着电脑手机的人,不妨让中医开个含磁石的方子。
跌打损伤必备的"自然铜",其实是黄铁矿,武侠剧里接骨丹就有它,能促进骨折愈合,不过这名字容易让人误会,其实它和铜半点关系都没有,倒是含砷量高,炮制时得特别处理。
爱美的姑娘们注意了,"滑石"可是古代爽身粉的主要成分,这种硅酸盐矿物既能利水渗湿,又能祛暑止痒,不过现在化妆品里禁用滑石粉,因为可能含致癌物质,所以买药可得看清来源。
"琥珀"不仅是珠宝,还是珍贵的中药材,它镇惊安神的效果特别好,古人认为琥珀是虎死时魂魄入地化作的石头,现在研究发现,琥珀含有的树脂成分确实有镇静作用,失眠的人可以试试琥珀抱龙丸。
最后说个重口味的"芒硝",其实就是硫酸钠,这玩意儿遇上水就变冰冰凉,用来治疗便秘一绝,小时候拉肚子,奶奶总会冲杯芒硝水,喝完肚子咕噜咕噜特别见效,不过腹泻期间可不能用,不然越吃越糟。
讲完这些矿物药,大家是不是觉得中药特别神奇?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矿石大多含有重金属,千万不能自己乱吃,就像砒霜(三氧化二砷)少量能治病,过量就要命,古人早就总结出"是药三分毒"的道理,现在国家对矿物药的重金属含量有严格标准,看病一定要去正规中医院。
对了,现在很多矿物药都有替代品,比如石膏可以用寒水石代替,朱砂改用人工牛黄,科技发展让中药更安全,但老祖宗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仔细看看那些装在小抽屉里的"石头",每一块都是千年传承的见证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