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中药当参图片,揭开补气养血的奥秘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整理相册时翻到一张老照片,拍的是老家药柜里的一截棕黄色根须,旁边还摆着几颗红枣和枸杞,发到朋友圈后,好几个朋友留言问:“这是人参吗?”“看着像药材,是补身体的吗?”其实它不是人参,而是中药里号称“平民补药”的党参,今天借着这张照片,跟大家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大有来头的中药瑰宝。

从一张图片说起:党参长啥样?

照片里的党参呈长圆柱形,表面有明显纵皱纹,断面淡黄色带放射状纹理,老药工常说“狮头凤尾芦笙节”,说的是优质党参的特征:根头有密集环纹像狮子头,尾端细长如凤尾,整体布满芦笙状横纹,不过市面上常见的党参多是切片出售,像照片里这种完整根条反而少见了。

我特意放大照片细节:党参表皮带着泥土特有的暗哑光泽,不像西洋参那样光滑白皙,掰断后断面能看见明显裂隙,这就是中药讲究的“菊花心”,老中医总叮嘱买党参要选“皮松肉紧”的,指的就是这种看起来粗糙但内里紧实的品质。

别叫错名字!党参不是“当参”

总有人把“党参”误读成“当参”,其实这两个字大有讲究,相传古代上党地区(今山西长治)盛产此物,进贡朝廷时皇帝赐名“党参”,既取产地之名,又含“参类”之意,现在山西、甘肃、陕西仍是主产区,其中山西潞党参更被奉为道地药材。

别看名字带“参”字,党参和人参可是远亲,人参属五加科,党参归桔梗科,就像“茯苓”不是“伏苓”,“白术”不是“白朮”,中药名里藏着好多文化密码,不过它们补气的功效倒是相通,只是党参性平价廉,更适合日常食补。

补气界的“万金油”:这些症状适合吃

中医讲“气虚则病”,党参最擅长对付这些情况:

  • 说话没底气:总感觉声音轻飘飘的,说多两句就累
  • 爬楼喘半天:别人爬三层没事,自己两层就心跳加速
  • 饭后犯困:吃完午饭眼皮打架,必须躺半小时才行
  • 脸色黄松松:像蒙着层雾气,尤其早晨起床最明显

我奶奶以前总用党参煮鸡给我喝,她说“小姑娘家脸色红润才好看”,现在自己养生,发现党参搭配不同食材效果翻倍:配黄芪补气固表,配麦冬滋阴润燥,配当归气血双补,最近熬夜写稿头晕,抓几片党参泡水,果然比咖啡管用。

药店避坑指南:5招认出好党参

  1. 看色泽:优质党参呈黄白色带淡棕色,发黑或灰白的别买
  2. 摸质地:干燥不粘手,捏着有弹性(太软可能受潮发霉)
  3. 闻气味:淡淡香气带点甜味,刺鼻酸腐味的是硫磺熏过
  4. 尝味道:嚼着先甜后微苦,回味带点辣(劣质品可能发酸)
  5. 折断面:脆而易断且断面平整,像山药一样黏腻的要小心

上次在景区买的“野生党参”又细又弯,回来查资料才发现正品直径该有1-2厘米,大家记住:过分便宜的“特级党参”多半是药渣翻新的,真正好货不可能白菜价。

厨房里的中药柜:家常食补方子

党参红枣茶(懒人版)
党参片10克+红枣3颗掰开,保温杯沸水焖泡,我每天带到办公室喝,既暖手又提神,连咖啡钱都省了。

四神汤(脾虚必收)
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各5克,猪骨焯水后炖1.5小时,广东朋友都说这是“煲汤万能公式”,祛湿又健脾。

元气鸡汤(术后调理)
老母鸡半只+党参15克+枸杞10克,隔水蒸2小时,去年阑尾炎手术后喝这个,恢复速度惊呆医生。

党参山药糕(宝宝辅食)
党参粉与山药泥混合蒸熟,加点蜂蜜调味,邻居家挑食的娃都爱吃,现在孩子抵抗力明显变好。

那些年错过的冷知识

  • 党参含有多糖、皂苷等成分,现代研究证实能增强免疫力
  • 新鲜党参采挖后需反复揉搓晾晒,老药工的手都磨出茧子
  • 古代科举考生常备党参丸,说是能“提神醒脑不伤身”
  • 山西产地的农户至今保留“立秋采参”的传统,这时候药效最佳

前阵子去中药材市场,看见摊主把党参和丹参混着卖,吓得赶紧科普:“丹参活血,党参补气,搞混了可要出大事!”所以说买中药千万别图便宜,认准正规药店才是王道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