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性胃痛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5个经典药方,收藏备用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“一到紧张就胃疼,医院检查又没毛病,到底是啥病?”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是“神经性胃痛”,也就是医学上说的胃肠功能紊乱,这种痛不像胃炎、胃溃疡那样有明显病变,但发作起来真能让人蜷缩在床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专门讲讲老中医怎么调理这种“心病”——胃疼的毛病。

神经性胃痛到底咋回事?

说白了就是情绪惹的祸!工作压力大、考试焦虑、吵架生气后,很多人会觉得胃里抽着疼、胀气打嗝,甚至恶心呕吐,西医叫“肠脑轴失调”,中医则说这是“肝气犯胃”,就像绳子突然绷紧会拽疼旁边的木桩,长期紧绷的神经也会连累脾胃。

我表姐就是典型例子,前几年备考公务员,每次模拟考前都疼得脸色发白,后来老中医给她把脉,说她这是“肝郁气滞”,气得肝儿哆嗦,胃也跟着遭殃,喝了半个月中药,配合每天揉腹,现在考公上岸了,胃病反而很少犯了。

为啥中药治这种胃痛更靠谱?

西药多是抑酸剂、胃黏膜保护剂,但对神经性疼痛效果有限,中药讲究“疏肝理气”,就像给紧绷的琴弦松绑,比如经典的四逆散,柴胡、枳实、白芍、甘草四味药,喝下去感觉胸口那团闷气慢慢散开,胃也不抽筋了。

关键得对症!同样是神经性胃痛,有人是气滞型(胀痛窜痛),有人是虚寒型(隐痛怕冷),还有人是痰湿型(黏腻恶心),找对体质才能见效,这也是为啥老中医总让你伸舌头看的原因。

5个经典药方,总有一款适合你

柴胡疏肝散(气滞型)

配方:柴胡10g、陈皮6g、川芎6g、香附6g、枳壳6g、芍药9g、甘草3g
表现:胀痛像气球充气、嗳气频繁、生气加重
案例:邻居王叔跟儿子吵完架,半夜胃疼得直捶墙,抓了这个方子喝两天,放几个响屁就好了,注意孕妇不能用川芎哦!

香砂六君子汤(脾虚型)

配方:党参12g、白术9g、茯苓9g、甘草3g、陈皮6g、半夏6g、木香6g、砂仁3g
表现:隐隐作痛、饭前加重、疲倦乏力
贴士:适合长期节食、熬夜的人,砂仁要后下,煮久了挥发油就跑了,药效打折。

良附丸(寒凝型)

配方:高良姜6g、香附6g
表现:受凉加重、热敷缓解、喜欢喝热水
用法:两味药研末,温水冲服,我奶奶以前总揣在兜里,胃疼时吃一勺,比暖宝宝还管用。

左金丸(肝火犯胃)

配方:黄连6g、吴茱萸1g
表现:烧灼感、反酸、口苦、烦躁易怒
注意:黄连极苦,加蜂蜜调和,吴茱萸量要少,否则会上火。

半夏厚朴汤(痰气交阻)

配方:半夏9g、厚朴6g、茯苓12g、生姜3片、苏叶6g
表现:喉咙堵得慌、恶心欲吐、舌苔厚腻
妙用:办公室白领压力大,很多都有这种“梅核气”,煮水当茶喝就行。

吃药不如养习惯

光靠药方不够,还得调整生活方式:

  • 情绪管理:每天揉按太冲穴(脚背最高点),从脚趾往脚踝推,能泻肝火。
  • 饮食禁忌:少吃产气食物(豆类、洋葱)、寒凉瓜果(西瓜、梨),疼的时候喝小米粥最养胃。
  • 运动建议:晚饭后散步30分钟,模仿太极拳里的“云手”动作,顺时针摩腹。

特别提醒

如果疼痛规律改变(比如半夜疼醒)、体重骤降、黑便,一定要做胃镜排除溃疡!神经性胃痛虽然不是大病,但拖久了也可能发展成慢性胃炎。

最后送大家一句中医俗语:“三分治七分养”,药方只是应急,关键是把心放宽,胃自然就不折腾了,你家传有啥治胃痛的妙招?欢迎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