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家药铺的檀香木抽屉里,总摆着几块油亮亮的陈皮,每次街坊们感冒咳嗽,他都会掰下一小块泡水:"这可不是橘子皮晒干那么简单,三年以上才算陈,五年以上才叫宝。"这块暗红油润的老陈皮,藏着多少代人没说完的养生智慧。
陈皮:厨房里的百搭药箱 广东人家炖肉必放陈皮,就像四川人炒菜放花椒,去年我咳嗽半个月,邻居阿婆塞给我个方子:新会陈皮撕成细丝,加冰糖蒸雪梨,那股带着果香的药味,竟比止咳糖浆还管用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《本草纲目》早写着"陈皮治百病,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"。
现在超市买的陈皮分两种,写着"九制"的是零食,真正入药的要选"广陈皮",辨别窍门是看内囊,正宗新会陈皮有均匀密布的海绵状纹理,像蜂窝煤的小孔,我试过把三十元的普通陈皮和两百元的新会陈皮泡茶,贵的那个喝着有回甘,便宜的总带点涩味。
丹皮:妇科圣手的另一副面孔 中医说"丹皮活血,陈皮理气",这两兄弟常搭档出场,去年我姨妈痛得直冒冷汗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丹皮,这味药看着普通,实则讲究年份,三年生牡丹根皮药效最佳,药房师傅教我认丹皮:表面灰褐色带纵纹,断面像白萝卜芯,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。
现在有些姑娘爱喝玫瑰花茶,其实加点丹皮粉更配,我试过用破壁机把丹皮磨成细粉,每天早晚用酸奶冲着喝,坚持两个月,生理期居然没之前那么疼了,不过孕妇千万要避开这味药,活血太过可能伤胎气。
桂皮:厨房香料的药用分身 炖肉用的肉桂和中药里的桂皮是亲戚,不过药房用的多是官桂,上个月我受凉胃痛,老中医让我含片桂皮在舌下,那股辛辣直冲天灵盖,十分钟就缓解了,后来发现超市卖的"桂皮"其实很多是阴香树皮,真肉桂厚度不超过3毫米,折断时能看见细密的银白色纹路。
现在流行泡脚养生,我试过在热水里加桂皮煮五分钟,泡完脚整个人像被裹进云朵里,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,有次我闺蜜上火加桂皮泡脚,结果半夜嗓子疼得直喝水。
茯苓皮:祛湿高手的低调智慧 梅雨季家里墙角长霉斑,老中医让我用茯苓皮煮水擦墙,这白白的药材像薯片,却是松树根上的寄生物,新鲜茯苓皮春夏采收,晒干后能存三年,我试过用它煮鲫鱼汤,汤色像琥珀,喝着有淡淡的泥土香,连着喝三天,小腿浮肿消了不少。
现在年轻人熬夜脸黄,可以试试茯苓面膜,把茯苓皮磨粉混蜂蜜敷脸,比某些大牌美白精华还管用,不过要选无硫熏的,某宝上二十块钱一斤的大多是药厂边角料。
大腹皮:槟榔衣的消食魔法 这味药名字听着吓人,其实是槟榔外层的纤维壳,去年春节吃撑了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有大腹皮,药房抓回来的像干枯的荷叶,煮出来的水带着植物清香,我后来发现用它煮山楂水特别配,酸酸甜甜像饮料,专治节日综合征。
不过这味药性偏凉,体寒的人要搭姜片,有次我痛经时喝这个,结果肚子更疼了,现在学聪明了,配四物汤一起煮,既能消食又不怕寒凉。
地骨皮:枸杞根的退烧奇兵 别小看枸杞子的根,这白白的地骨皮可是退虚热的高手,去年小孩反复低烧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整块根皮像缩小版罗汉肚,煮出来的水微甜带涩,我后来发现用它煮米酒蛋花汤,比黄连素还管用。
现在药店卖的多是切片烘干的,其实鲜用地骨皮更好,清明前后挖的鲜货,清炒着吃能败春火,不过这味药性寒,煮汤时要加几颗红枣中和。
五加皮:泡酒秘方里的养生玄机 老张头泡的药酒里有股特殊香气,原来是加了五加皮,这味药分南北,北五加皮强筋骨,南五加皮祛风湿,我试过用它煮鸡汤,喝着像人参汤却没那么燥,不过现在市面上很多五加皮是香加皮冒充的,正宗的断面有淡黄色菊花纹。
最近流行自制泡脚包,我往艾草包里加了些五加皮,泡完脚第二天爬楼梯,居然不觉得腿软,不过这味药孕妇禁用,当年我嫂子怀孕想泡脚被老中医拦住了。
秦皮:眼科圣药的草木传奇 办公室族天天盯电脑,我抽屉里常备秦皮粉,这味药是落叶乔木的枝皮,煮水熏眼能缓解视疲劳,去年红眼病流行,我用纱布蘸秦皮水敷眼睛,三天就好了,不过药房买的要选"陕西秦皮",表面有灰白色斑点像豹纹。
现在有些护眼贴里就含秦皮提取物,其实自己煮更划算,两碗水煮半截秦皮,晾温后分早晚熏眼,比滴眼药水舒服多了,但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用,可能会口干。
合欢皮:解郁安神的温柔力量 失眠那阵子,老中医让我用合欢皮煮粥,这味药是合欢树的树皮,煮出来的粥带着淡淡的花香,我后来发现用它泡茶加蜂蜜,比褪黑素管用,不过药房买的要选表皮光滑的,发皱的可能是陈年旧货。
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可以试试合欢皮枕头,把晒干的树皮剪成碎片装布袋,睡觉时放在枕边,那股幽幽的香味特别安心,不过过敏体质要当心,有人用了起疹子。
海桐皮:风湿克星的咸涩智慧 住在海边的老舅妈总存着海桐皮,说是治风湿的宝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