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揪心,翻出压箱底的《本草纲目》,才发现李时珍早就给现代人备好了"止咳锦囊",这些藏在古籍里的中药方子,用的都是厨房里常见的食材,效果却比药店买的止咳糖浆还管用,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这本奇书里藏着的止咳密码。
【润肺界的扛把子——川贝母】 说到止咳,川贝母绝对是C位出道,李时珍特意在"贝母"条目下标注:"治虚劳咳嗽,吐血咯血,肺痿肺痈",这味白色小药片看着不起眼,却是润肺界的祖师爷,记得去年我妈咳了半个月,我照着古书煮了川贝雪梨汤:把川贝碾成粉塞进冰糖炖雪梨里,连着喝三天,喉咙就像抹了一层蜂蜜,现在办公室有人咳嗽,我都推荐这个方子,比含喉糖强百倍。
不过要擦亮眼睛,真正的川贝母个头小得可怜,像迷你珍珠似的,药房里那些大块头的"川贝"八成是歪货,正宗的松潘川贝嚼起来还有点麻舌头,现在有些网红拿平贝母冒充,效果差远了,买的时候千万记住"三招辨真假":看纹理像马牙,闻着有股淡米香,舔一口微苦带凉。
【厨房里的止咳高手——苦杏仁】 《本草纲目》里单列出来的"杏仁"条,可是藏着大学问,李时珍说它"泻肺解肌,除风散寒",说白了就是既能宣肺气又能润燥,北方人冬天爱喝的杏仁茶,其实就是老辈传下来的止咳良方,记得小时候咳嗽,奶奶总要把苦杏仁磨成浆,兑上蜂蜜让我喝,那股子特殊的苦香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。
这里有个关键细节:苦杏仁必须温水浸泡去皮,沸水焯过才能去掉毒素,直接吃生杏仁可能会中毒,但按古法处理后就是一味良药,现在超市卖的甜杏仁虽然安全,但止咳效果打折扣,建议去中药店买南杏仁,配上北沙参炖瘦肉,对付干咳特别灵验。
【穷人的燕窝——百合固金】 翻开《本草纲目》"百合"篇,赫然写着"主邪气腹胀,利大小便,补中益气",这白生生的瓣儿状如凝脂,李时珍却把它当润肺圣品,新鲜百合熬粥最养人,要是嫌麻烦,直接拿干百合泡发炖银耳也行,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每天抓一把百合加枸杞泡水,整个冬天都没遭咳嗽的罪。
这里教个野路子:菜市场买那种带泥的鲜百合,掰开洗净后塞在米饭里焖熟,拌上蜂蜜早上吃,这法子还是跟湖北老乡学的,他们管这叫"金饭丸",专治凌晨三四点的盗汗咳嗽,不过孕妇要少吃,古人说"产乳忌之"不是没道理。
【暗藏玄机的果皮——陈皮化痰术】 很多人不知道,《本草纲目》里橘子皮分两种写法:"橘皮"和"陈皮",放满三年以上的才叫陈皮,这才是治痰咳的法宝,广东人煲汤必放两片,其实是偷师古人的智慧,上个月邻居家小孩感冒后总不好,我让他妈妈用陈皮煮山楂水,酸酸甜甜喝了两天,孩子就不整天"嗯哼嗯哼"地清嗓子了。
辨别陈皮也有门道:真陈皮摸起来硬邦邦,表面有油室凹点,掰开断面分明,某宝上那些软趴趴的"陈皮",十有八九是硫磺熏过的,建议大家去中医院买新会老陈皮,虽然贵点但效果翻倍,煮的时候加点生姜,对风寒咳嗽有奇效。
【被遗忘的草根——百部根】 在《本草纲目》山草部里,百部可是实打实的"止咳将军",这种土黄色的草根长得不起眼,但对付顽固性咳嗽有绝招,记得爷爷以前烟瘾大,老是半夜咳醒,他就用百部泡酒喝,具体方法是:晒干的百部根切碎,浸在40度白酒里密封两周,每晚喝一小盅,这方子虽土,但确实让他安然度过最后一个寒冬。
现在中药店都能买到制百部,但千万别直接煎水喝,那味道能把人呛出眼泪,聪明的办法是拿它炖猪肺:先把猪肺灌水揉洗干净,和百部一起炖到酥烂,喝汤吃肺管保药到病除,不过这方子孕妇禁用,小孩子也要减量。
【止咳误区大扫雷】 别看《本草纲目》是本神书,但也不是随便乱用的,比如五味子虽能敛肺,但外感咳嗽时用了反而会"闭门留寇";枇杷叶背面的绒毛必须刷干净,否则越喝越咳;还有人把款冬花和菊花搞混,结果咳嗽反而加重,最保险的方法是:风寒咳嗽选温热性的(陈皮、生姜),风热咳嗽挑凉性的(川贝、雪梨),燥咳就用滋阴的(百合、杏仁)。
现在回头看这些古老智慧,简直比很多西药都科学,上次去医院,医生都说长期咳嗽不妨试试中医调理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给出了答案,只是这些草木精华需要耐心细煨,不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,下次再听见谁咳得撕心裂肺,不妨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川贝雪梨汤,这可是跨越五百年的温暖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