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呦喂,今天又挖到个冷门知识点——"落得打"这名字听着像武侠招式,谁能想到它是味中药?第一次听说这名字时,我脑子里全是"打得过就打,打不过就逃"的画面,结果一查资料差点笑喷:原来这货在南方田间地头到处都是,老一辈人拿它治跌打损伤跟玩儿似的!
这名字到底咋来的?
要说"落得打"这名儿,真够接地气的,据说在江浙一带,老百姓管它叫"蛤蟆草",学名叫"积雪草",为啥叫"落得打"?老辈人讲这草生命力贼顽强,叶子被牛羊啃了都能活,落在石头缝里照样长得欢实,以前走江湖的郎中,随手揪片叶子就能给摔伤的樵夫止血,所以才有了"落到地上都能当药打"的外号。
我特意问过老家开诊所的王大夫,老爷子边抽烟袋锅子边乐:"小年轻知道的少了吧?过去山里采药,就数这玩意儿最皮实,下雨天满地爬,太阳晒蔫了浇点水又支棱起来,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!"
长啥样?路边遇见别踩它!
这草绝对是"社恐型选手",专挑阴凉潮湿的角落生长,叶片圆圆的像铜钱草,表面布满褶皱,摸起来厚实得很,最逗的是它的茎,细溜溜趴在地上能窜老远,开花倒是低调,五瓣小白花藏在叶丛里,跟绣球似的毛茸茸。
上次我在小区花坛边瞅见几株,物业大爷还以为我要薅他草坪:"小姑娘摘杂草干啥?"我哭笑不得:"这可是能卖钱的药材!"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人家还是园林绿化的好苗子,既能看叶子又能吸甲醛,妥妥的居家旅行必备绿植。
祖传秘方都怎么用?
别看它不起眼,浑身都是宝,鲜叶捣烂敷在淤青处,第二天肿包消大半;晒干的全草泡酒,据说专治风湿骨痛,我奶奶就常备着自制的"绿药膏",去年我踢球崴脚,她抓把干叶子熬水,拿棉布蘸着敷了三天,居然比膏药还好使!
最绝的是对付口腔溃疡,邻居张婶教我的偏方:揪两片嫩叶嚼出汁,含在嘴里五分钟再吐掉,那叫一个酸爽提神!亲测有效,就是舌头麻得半小时尝不出辣味,简直天然麻醉剂。
现代科学咋看这野草?
现在才知道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"药学界网红",药店卖的"积雪苷霜软膏"主要成分就是它,专治烧伤烫伤,前阵子刷手机,看见某医学博主科普:这草含有的积雪草苷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,大牌护肤品里常拿它当抗衰成分,一瓶精华液动辄大几百!
不过可别瞎折腾,去年有个小伙子听信偏方,拿它煮水治胃病,结果喝得拉肚子进医院,中医院刘主任提醒:这草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就像四川人吃火锅配冰粉,得讲究个阴阳调和。
哪里能找到好货?
想捡现成的?药店买的多是烘干的饮片,价格不贵,一斤也就二三十块,要是自己采,记住清明前后最肥美,这时候叶子厚实药效足,但千万别去公园薅,农药残留分分钟中毒!我们村后山有片野竹林,每年春天都能收到村民晒的干货,纯天然无污染。
对了,云南那边还出个变种叫"雷公根",叶子带锯齿状花纹,祛湿效果更猛,上次朋友从西双版纳捎了罐茶叶,泡开一看全是这玩意儿,喝得我半夜跑三趟厕所,从此见到它就条件反射想上厕所......
这些坑千万别踩!
- 孕妇绕道走:活血化淤太猛,当年贵妃娘娘怕是要用来堕胎
- 别当减肥茶喝:刮油太狠,喝两天保证你看见红烧肉都想吐
- 过敏体质悠着点:有人敷脸后起红疹,别怪草有问题,是你太娇气
- 别和绿豆同煮:俩凉性碰一起,肠胃好的人都顶不住
说了这么多,这棵"打不死"的小草算是藏不住了吧?下次在路边遇见,可别当杂草铲了,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知道它用处的越来越少,反倒是外国美妆博主天天吹"神奇东方草药",咱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让人又骄傲又心塞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