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牙疼起来要人命",试遍布洛芬、冰敷各种招数还是疼得睡不着觉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牙疼早有妙招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藏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的止痛密码。
要说治牙疼最经典的中药,当属细辛这味"牙痛克星",记得去年邻居王叔半夜敲我家门,半边脸肿得老高,含着冷水直哼哼,我翻出婆婆存的老姜加细辛粉让他咬着,不到半小时就见效了,这细辛别看名字带"细",本事可不小,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早就记载它能"主咳逆上气,头痛脑动,百节拘挛,风湿痹痛",特别是对风火牙痛有奇效。
不过可别急着去药店抓药,细辛的使用大有讲究,新鲜采收的根茎药效最强,晒干后磨成粉末,混合少量甘油调成糊状,棉签蘸着涂在牙龈肿痛处,那感觉就像给牙齿盖了层清凉被,但要注意细辛有毒,每天用量绝不能超过3克,孕妇和小孩更要慎用,现在有些中成药像"牙痛一粒丸"里就含细辛成分,应急时可以备用。
除了细辛,还有几味中药堪称牙科"四大金刚",首推骨碎补,这味药专治肾虚引起的牙痛,现代人熬夜多、压力大,三十岁就开始牙齿松动的大有人在,骨碎补炖猪腰汤,每周喝两次,既能补肾固齿又解隐隐作痛,记得要用砂锅慢炖,铁锅会破坏药性。
再说说升麻,这可是明清时期宫廷牙痛方子的主角,前阵子朋友智齿发炎,腮帮子鼓得像仓鼠,用升麻煮水含漱三天,脓包居然自己消了,升麻特别擅长清胃火,对那些爱吃火锅烧烤导致的牙床肿痛效果立竿见影,不过升麻味道极苦,建议加点蜂蜜调味,不然真像喝中药。
白芷在民间偏方里也常露脸,尤其是对付蛀牙引发的疼痛,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把白芷粉掺在牙膏里给我用,现在想想真是智慧,油炙过的白芷研末,和蛋清调成膏状敷在合谷穴,左右两边交替敷,止痛效果能持续半天,现在很多中医院开的牙痛贴,主要成分就是改良版的白芷配方。
最后不得不提黄连,虽然苦得让人皱眉,但清火解毒的本事一流,有次客户应酬喝多白酒,第二天满口牙床红肿,我用黄连泡绿茶让他当漱口水,当天下午就能正常吃饭了,不过黄连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搭配甘草一起用,免得伤了阳气。
这些中药虽好,但也要对症下药,风火牙痛选细辛、升麻;蛀牙疼痛用白芷;肾虚牙酸靠骨碎补;胃火过旺服黄连,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配伍使用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平时备点中药牙膏,饭后用淡盐水漱口,比疼起来再救急管用多了。
对了,最近发现个新用法——把丁香酚滴在棉球上塞蛀牙洞,堪比现代版"花椒粒止疼",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,该看牙医还得及时去,毕竟中药治标又治本,但真到了根尖周炎的地步,还是得西医的根管治疗才能断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