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年纪大了,浑身零件都响当当的",她儿子特意从云南带回来些皱巴巴的根须,说是当地挖参人推荐的宝贝,我凑近一看,这不正是咱们中药铺里常见的三七参吗?别看它灰头土脸的,可藏着大学问呢!
深山里的"金不换" 要说这三七参的来历,得从云南文山的云雾缭绕说起,当地采药人流传着"宁可七筋八骨,不可一日无参"的说法,这种五加科植物要长足三年才能采挖,挖的时候得小心翼翼,就像从土里捧出个刚睡醒的娃娃,老药农教我辨认时说:"正宗的三七参表面有环状纹路,掰开断面像绿玉镶白瓷,闻着带点泥土的清香。"
千年传承的养生智慧 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三七参能"止血散血定痛",咱们老祖宗可太会用了,以前走马帮的商队必带两样东西:一是防身的刀,二是止血的三七粉,遇上跌打损伤,撒点药粉按紧,血立马就止住,现代研究更是不得了,发现它含有20多种皂苷成分,好比给血管装了个小卫士。
现代人的养生新宠 上个月陪刘大夫出诊,发现他总揣着个小铁盒,原来里面装的是超细三七粉,他说现在都市人亚健康多,每天早晚用温水冲半勺,就像给血管做晨操,特别是经常熬夜的上班族,对着电脑久了眼睛发涩,用三七粉掺蜂蜜敷眼周,第二天水肿消了不少。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 别以为三七参只能入药,其实它还是厨房里的百搭小能手,广东人煲汤爱放两三片,和乌鸡、红枣一起炖,汤色金黄透亮,喝着暖胃又补气,北方朋友可以试试泡酒,50度白酒泡三个月,每天抿一小口,关节酸痛能得到缓解,最绝的是云南老乡教的吃法:新鲜三七切片蘸蜂蜜,脆生生的带着草木香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说三七参是个好东西,但乱吃容易出问题,去年王叔听说能降血压,猛灌了半个月三七茶,结果头晕送医院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孕妇更是碰不得,建议先用小剂量试试,就像品茶一样慢慢感受身体变化。
鉴别真假的小窍门 市面上鱼龙混杂,教大家三个诀窍:真三七体重皮糙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;表皮有均匀的瘤状突起,像微型的月球表面;用力咬破尝味道,先是微苦回甘,最后带点人参的辛香,要是轻飘飘的、味道酸涩的,准是外地引种的次品。
前阵子我妈腰疼老毛病犯了,我翻出抽屉里的三七参,学着老药师的方法打成粉,每天早晚让她兑牛奶喝,才一周功夫,她就乐呵呵地说:"这比贴膏药强多了",不过话说回来,再好的药材也得对症,就像钥匙开锁,得找对那把孔才行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让师傅讲讲这味"南国神草"的奥妙,保准让你大开眼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