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些年,我身边的朋友都开始流行"朋克养生",一边熬夜蹦迪一边泡枸杞党参,要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智慧,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养生干货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中药圈顶流",这些常见药材用好了,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!
【甘草:中药界的万金油】 说起中药就绕不开甘草,这玩意简直就是中药界的瑞士军刀,小时候喝中药最盼着最后一口甜汤,那就是甘草在救场,它不仅能调和药性,还能补脾益气,嗓子疼的时候含片甘草片比润喉糖还管用,不过别被它的甜味骗了,高血压患者可得悠着点用。
【枸杞:保温杯里的网红担当】 现在谁办公桌没个枸杞保温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养生,这小红果儿可是正儿八经的药食同源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说它"久服坚筋骨",但真要发挥功效可得嚼着吃,泡水的话有效成分根本泡不出来,注意别买颜色太鲜艳的,硫磺熏过的枸杞可是会伤人。
【菊花:电脑族的护眼神器】 每天盯着电子屏超过8小时?赶紧囤点菊花,黄菊明目,白菊清热,杭白菊泡出来的菊花晶,比什么眼药水都温和,配上枸杞就是经典CP,加班熬夜来一杯,第二天眼睛不干不涩,不过体寒的人少喝,加点冰糖中和寒性更妙。
【金银花:消炎降火的灭火队长】 夏天必备的消暑神器,喉咙痛、长痘、口腔溃疡,抓一把金银花煮水,比凉茶管用还不伤胃,它最厉害的是既能祛邪热又不伤正气,小孩积食发烧时,配点焦三仙煮水,比抱着退烧药安全多了,记得选花蕾未开的,开花后的药效可就打折了。
【黄芪:熬夜党的续命仙草】 现在十个人有八个气虚,面色蜡黄、容易感冒、爬楼梯喘——这都是黄芪的适应症,这味药最神奇是能"补而不滞",炖鸡煮粥放几片,慢慢就把正气给你补回来,但阴虚火旺的要小心,就像手机充电不能过量,否则容易上火。
【当归:女人的补血圣品】 "归头补血,身活血,尾破血",这味药简直是女性之友,生理期腹痛煮当归生姜茶,产后调理用当归黄芪炖鸡汤,脸色发黄的坚持吃半个月就能看见变化,不过当归味道确实冲,切片蜜炙后更容易入口,搭配红枣桂圆效果翻倍。
【陈皮:厨房里的养生高手】 别小看橘子皮晒干的陈皮,人家可是"千年人参",炖肉放两片解腻助消化,湿气重时煮水泡脚,咳嗽痰多配雪梨炖汤,关键要存够年份,三年以上的陈皮才够醇厚,新会产地的最地道,闻着就有独特的檀香味。
【山楂:吃货的救星】 大鱼大肉后来几颗山楂,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,它消一切米面肉食积滞,炒麦芽配山楂就是经典的消食组合,不过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,做成山楂酱配面包倒是不错,新鲜的山楂直接泡水喝,降脂效果比药店买的茶包靠谱。
【决明子:久坐族的通便良方】 每天坐满8小时的上班族,便秘问题找它就对了,这小马蹄豆不仅能清肝明目,对肠燥便秘特别有效,注意别买抛光处理的,原生态带点灰烬的才是好货,气虚的人要慎用,搭配点枸杞中和寒性更稳妥。
【罗汉果:烟嗓的救星】 KTV唱high了?火锅吃麻了?来个罗汉果泡水,润喉效果堪比开过光,它特别适合教师、主播这些用嗓过度的职业,糖尿病人也能放心喝,挑果毛多的才够甜,捏起来要晃动,轻飘飘的可能是陈年货。
【茯苓:失眠人士的安神丸】 压力大睡不着?试试白色块状的茯苓,它不像安眠药那样伤神经,而是通过健脾宁心来助眠,打成粉做面膜还能美白,熬粥记得最后5分钟下锅,不然会化在粥里找不着,云南产的茯苓药效最佳,断面要洁白细腻。
这些中药虽然常见,但要想用出效果还得讲究门道,比如煎药要用陶罐不能用铁锅,补药要饭前喝泻药得空腹服,药材发霉就别心疼该扔就扔,最关键的是对症使用,比如怕冷的人少吃寒凉药材,上火时别乱补,现在药店都有代煎服务,但真心想调理还是得遵医嘱,毕竟每个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