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"春树皮熬水喝能祛湿",作为在药材铺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伙计,今天必须给大家掰扯清楚这味草药的前世今生,其实啊,大家口中的"春树皮"正经名字叫椿皮,不过这名字里藏着不少门道呢!
从"鬼树"到良药的千年蜕变
要说椿皮的故事,得从村口那几棵臭烘烘的大树说起,北方朋友肯定见过,每到春天就飘着刺鼻气味的臭椿树,老一辈都叫它"鬼树",谁承想这看着不起眼的树皮,早在《唐本草》里就被记作"樗(chū)白皮"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还专门写过它能治痢疾,现在中药房挂着的灰褐色卷筒状树皮,就是取自臭椿树的根皮或树干内层皮。
那些年我们叫错的名字
别看现在都叫椿皮,这味药在不同地方可有好几个"马甲",广东人管它叫"椿根白皮",江浙一带称作"樗树皮",最有趣的是东北老乡,直接叫它"臭椿皮",倒是"春树皮"这个叫法新鲜,估计是老百姓图顺口给起的诨名,毕竟春天剥皮时节最好采集嘛。
祛湿止痒的三大绝活
在咱们胡同药房,椿皮可是治疗湿疹的常客,前些天隔壁王婶腿脚长满红疹子,抓了三副含椿皮的方子,配合苦参煎汤外洗,没三天就见效,这味药最拿手的有三招:
- 燥湿止带:白带异常的小媳妇们最爱,配点黄柏煮水坐浴特别灵
- 清热止痢:夏天吃坏肚子拉稀,配上黄连素效果加倍
- 杀虫疗癣:脚气患者拿它泡水洗脚,比激素药膏靠谱多了
这些坑千万别踩
虽说椿皮好使,但用错了反而伤身,记得去年张大爷听信偏方,直接拿鲜树皮泡酒喝,结果闹得胃疼住院,这里必须提醒大伙:
- 新鲜树皮含有皂苷,必须晒干炮制才能用
- 阴虚火旺的人碰不得,舌头通红、半夜盗汗的要绕道
- 孕妇千万不能碰,这药有活血成分,弄不好要滑胎
鉴别窍门看这里
市面上掺假的椿皮不少,记住三个诀窍:
- 闻味道:真品有股特殊的臭香味,越陈越淡
- 看断面:外层灰黄色,内层淡黄色,像千层饼似的
- 折一折:好的椿皮质地脆,轻轻一掰就断成整齐截面
上个月帮表弟调理反复湿疹,用椿皮配防风、地肤子煎汤外洗,两周就见效,这味药就像胡同里的老邻居,看着不起眼却能解决大问题,不过再管用的药也得遵医嘱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一本难念的经,下次看见路边臭椿树,可别再当普通杂树了,这可是能入药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