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整理药箱时翻出几包白色小颗粒,突然想起老中医常说的"五色入五脏"理论,白色对应肺经,难怪古人总用白色药材调理呼吸道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种藏在厨房角落里的白色果子中药,它们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密码呢!
白果——银杏树下的千年寿果
走在深秋的街道上,总能闻到糖炒白果的香气,这种带着硬壳的白果其实是银杏树的种子,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它"熟食温肺益气,定喘嗽",记得外婆总在哮喘发作时用白果炖猪肺,她说这叫"以形补形",不过要特别注意,白果芯含有微量氢氰酸,成人每天最多吃10颗,小孩更要减半,现在超市卖的真空包装白果已经去芯处理,用来煲冬瓜汤特别清甜。
甜杏仁——咳嗽星人的润肺法宝
上次感冒咳嗽,闺蜜送来一罐自制杏仁露,北杏仁(苦杏仁)多用于药用,南杏仁(甜杏仁)才是食补佳品,老中医教我个偏方:把杏仁磨成粉,混合蜂蜜和梨汁,早晚喝一勺,现在办公室抽屉常备着独立包装的杏仁粉,冲泡方便还能补充维生素E,不过血脂高的朋友要少吃,毕竟脂肪含量不低。
百合——失眠人士的安神夜灯
新鲜百合撕成小片时总会渗出黏液,这正是它滋阴润燥的关键,广东人爱用干百合炖冰糖治秋燥,我们北方则习惯和小米煮粥,上个月尝试了百合蒸南瓜,没想到意外好吃,需要注意的是,鲜百合性寒,体质虚寒的人最好先用水泡两小时再烹饪,现在药店还有破壁百合粉,冲水就能喝,适合快节奏的上班族。
芡实——脾虚族的天然补药
江南人家的八宝粥里总少不了芡实,这种长得像小珍珠的药材其实来自睡莲科植物,记得妈妈总说"小儿脾胃弱,多吃芡实煲",现在市面有磨成粉的芡实糕,当早餐方便快捷,不过芡实收敛性强,便秘人群要少吃,搭配山药、茯苓打成糊,就是古代富贵人家的养生早茶。
莲子——熬夜党的养心丹
新鲜莲子剥开还有点苦味,晒干后反而泛起清甜,中药房的老师傅教过我辨别好坏:表皮泛黄带皱纹的才是好莲子,现在年轻人流行用莲子芯泡茶,虽然极苦,但清心火效果确实明显,不过孕妇要慎用,古代医书记载过量可能伤胎气,最近迷上了冰糖湘莲,软糯的莲子配上酒酿,比奶茶店的甜品健康多了。
桃仁——被忽视的活血高手
很多人只知道桃胶美容,却不知桃仁也是良药,中药房里的桃仁分光桃仁和毛桃仁,前者更适合做药膳食材,邻居王奶奶有个祖传秘方:用桃仁、红花泡高度白酒,擦风湿关节痛特别见效,不过桃仁含有苦杏仁苷,每天食用不超过15克,现在西式烘焙常用桃仁做点缀,既美观又能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这些白色果子中药就像家里的老朋友,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补品也要适量,去年同事天天喝杏仁茶结果腹泻,其实就是忽略了"过犹不及"的道理,平时把这些小东西收在玻璃罐里,随季节搭配使用,比吃保健品安心多了,你家厨房还藏着哪些养生宝贝?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