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朋友在问中药饮片怎么分类,作为研究中药多年的老中医,我发现很多人连"饮片"和"药材"都分不清,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,把中药饮片的分类方法掰开了揉碎了说明白,保证你看完就能在药房柜台前底气十足!
先搞懂什么是中药饮片 很多新手以为中药就是晒干的草根树皮,其实咱们说的"饮片"特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,就像做菜前的备料,药材要经过清洗、切片、炒制等工序才能入药,比如你买的当归片、黄芪段,这些才算真正的中药饮片。
最实用的四大分类法
按炮制方法分(最常见) 这可是中药行业的基本功,主要分为:
- 净制类:就像洗菜去泥沙,比如决明子要去掉杂质
- 切制类:把药材切成片、段、块,像茯苓块、陈皮丝
- 炮炙类:这才是技术活,细分又有: ▶ 清炒:小麦炒焦成焦三仙 ▶ 加辅料炒:酒炒当归、盐炒杜仲 ▶ 煅制:醋淬牡蛎、瓦楞子 ▶ 蒸煮:熟地黄要九蒸九晒 ▶ 复制法:经典的六芝丸要泡九次
按药材来源分 老中医开方讲究"道地药材",主要看:
- 植物类:根茎(人参)、果实(枸杞)、花叶(菊花)
- 动物类:水蛭要烫干、鹿茸得燎毛
- 矿物类:石膏要煅过、朱砂得水飞 特别提醒:同个药材不同部位用处不一样,比如当归头补血、当归尾活血
按功效用途分 这在药店最实用,记住这些分类买药不迷糊:
- 补益类:人参、黄芪、熟地
- 清热类:金银花、板蓝根、知母
- 理气类:陈皮、青皮、木香
- 活血类:川芎、红花、丹参
- 安神类:酸枣仁、远志、合欢花 每个大类下还分小类,比如补益类又分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
按特殊炮制法分 有些药材处理方式特别讲究:
- 发芽法:麦芽、谷芽要发到0.5cm
- 发酵法:六神曲要闷到起白毛
- 制霜法:巴豆霜要去油、砒霜要升华
- 煨制法:肉豆蔻要用麦麸煨
药房不会告诉你的选购秘诀
- 看颜色:好饮片颜色均匀,比如黄芪应该是淡黄色,发黑可能有霉变
- 闻气味:当归应该有浓郁的香气,如果发潮会有哈喇味
- 摸质地:阿胶应该脆硬易碎,手捏发软说明受潮
- 尝味道:甘草嚼着应该甜,苦的是劣质品 特别注意:硫磺熏过的饮片颜色鲜亮但有刺鼻味,这种千万别买!
家庭存放的小窍门
- 含糖多的(如熟地)要冷藏
- 花类(菊花、金银花)要密封避光
- 动物类(蝉蜕、蜈蚣)要放花椒防虫
- 矿物类(龙骨、石膏)要干燥防潮 记住口诀:"凉糖密封,动矿防潮"
常见误区要注意 很多人以为贵的就是好的,
- 野山参确实好,但种植参性价比更高
- 虫草有草和虫体,完整才值钱
- 三七不是越大块越好,三年七最佳 特别提醒:医院代煎的中药液,最好当天喝完,放冰箱别超3天!
最后说个冷知识:中药饮片也有"身份证",现在正规厂家都要在包装上打追溯码,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产地、炮制日期、检测报告,下次买药记得查查,别让不良商家坑了!
这行干了二十多年,最大的感触是中药讲究"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",现在市面上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,大家买药一定要去正规药店,别贪便宜买来历不明的药材,毕竟治病救人的东西,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