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聊点严肃的——中风后遗症调理,别看现在西医动不动就上仪器,咱老祖宗留下的药方可是实打实的"救命稻草",最近后台总有人私信问:"中风后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到底该咋办?"今儿就把压箱底的5个经典方子掏出来,都是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们常开的方子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!
为啥中风患者都盯上中药方?
前阵子邻居王叔脑梗出院,左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,儿女们带着他跑遍各大医院康复科,最后倒是社区陈大夫开的中药方起了大作用,这里头大有讲究:西药控制指标快准狠,中药调体质治本根,两者配合才是王道。
举个实在例子:去年接诊的李老师,中风后说话漏风、走路拖步,西医说只能终身服药,结果坚持服用补阳还五汤三个月,现在都能晨练打太极了,所以说啊,老方子用对路,真能给生活开新窗!
五大金刚方剂全解析
补阳还五汤(气虚血瘀型) 这方子堪称中风康复界的"万金油",黄芪配上当归、赤芍,专门对付那种半身不遂还气短乏力的情况,有个细节要注意:生黄芪用量敢用到120克,这在普通方子里可不常见,正应了"大气行血"的道理。
镇肝熄风汤(肝阳上亢型) 高血压患者中风后头晕目眩的,多半要用这个方,牛膝、代赭石这些往下拽的药,配上龙骨牡蛎镇住肝风,就像给狂风中的小船抛锚定船,不过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免得石头没压住反伤了胃。
涤痰汤(痰湿阻络型) 很多中风病人舌头歪着伸不出来,痰声呼噜呼噜响,这时候半夏、胆南星就该登场了,记得加竹茹清热,茯苓健脾,这套组合拳打下去,喉咙里的痰浊就像融化的冰雪往外排。
苏合香丸(寒闭证急救) 这个红棕色的小蜜丸可是应急高手!当中风病人突然牙关紧闭、手脚冰凉时,撬开牙齿塞一丸,芳香开窍的效果比安宫牛黄丸更温和,不过热症昏迷千万别用,不然就像火上浇油。
牵正散(口眼歪斜专用) 白附子、僵蚕、全蝎这三味药,专治脸歪嘴斜,上次诊所来的赵阿姨,右脸肌肉塌下来,敷药粉加针灸,两周就能鼓起腮帮子吹口哨,不过全蝎要焙干研末,不然药效差点意思。
熬药那些门道
别小看煎药手艺,搞砸了可就白搭,补阳还五汤里的黄芪要单独浓煎,就像炖鸡汤先煨骨头;镇肝熄风汤的矿石类药物得先泡两小时,不然有效成分出不来,最绝的是牵正散,三味药磨粉后必须用热酒调糊,借着酒力把药性往经络里顶。
搭配食疗事半功倍
光喝药还不够,厨房里的药材也得利用起来,气虚的多喝黄芪当归乌鸡汤,痰湿重的煮薏米冬瓜汤,肝阳旺的泡菊花决明子茶,早上十点喝药最顺气,晚上七点后别碰凉水,这些细节都是前辈们踩过的坑。
避坑指南划重点
- 中风急性期别瞎折腾,先送急诊再说
- 虫类药(全蝎、蜈蚣)必须焙干,活的容易中毒
- 吃华法林的别碰当归、丹参这些活血猛将
- 每周症状变化要及时调方,别守着旧方不放
- 配合针灸推拿,药效至少翻一倍
最后唠叨一句:这些方子都是宝,但千人千面是硬道理,就像同样的面粉,有人蒸馒头有人烙饼,建议找靠谱的中医师把脉开方,自己瞎试风险太大,关注我,下期教你怎么辨别靠谱中医诊所,少花冤枉钱少走弯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