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最近总感觉脑袋昏昏沉沉,走路像踩棉花,去医院一查,医生说是"脑供血不足",拿着厚厚的检查单,他突然想起隔壁王大爷以前也这样,天天喝中药现在活蹦乱跳的,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中医调理脑供血不足有独到之处,关键就在"养血"二字。
脑供血不足就像"旱田插秧" 咱们先打个比方,脑血管就像田间水渠,血液就是灌溉用水,当出现脑供血不足时,就相当于水渠堵塞、水源不足,这时候光疏通河道不够,还得源头活水充足,中医说的"血虚"就是这个道理——血液总量不够,再粗的血管也送不到养分。
补血圣品不是红枣枸杞 说到补血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红枣枸杞炖汤,但其实真正入药的补血悍将另有其人:
- 当归:被称为"妇科圣药",其实是男女通用的补血明星,它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生成,就像给骨髓装了个"造血发动机"。
- 熟地黄:经过九蒸九晒的炮制,把生地的寒性去掉,变成温润的补血膏方,特别适合血虚引起的头晕眼花。
- 白芍:活血不伤血的"温柔刀",能让血液流动更顺畅,就像给血管做SPA。
- 川芎:号称"血中气药",既能补血又能推动血液运行,相当于血液循环系统的"交警"。
经典药方里的乾坤 这几个补血大将经常组合出战,比如经典的四物汤(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),就像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:
- 当归当先锋补充血量
- 熟地坐镇后方稳固根基
- 白芍负责调和防止冲突
- 川芎担任指挥协调全局 现代研究发现,这个千年古方能有效改善微循环,增加脑部血流量,不过具体用量要找中医师调配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。
藏在厨房的补血高手 别以为补血一定要煎药,厨房里就藏着很多宝贝:
- 黑木耳:每天一小把凉拌,所含的铁元素比猪肝还容易吸收
- 紫葡萄:连皮带籽嚼,里面的花青素能保护血管内皮
- 红皮花生:水煮后当零食,补气血还能调节血脂
- 桑葚酒:每天15ml,滋阴补血效果堪比阿胶糕
三个坏习惯偷走你气血 光补不防等于竹篮打水,这些坑千万别踩: × 熬夜追剧:肝胆得不到休息,造血工厂就要罢工 × 久坐不动:肌肉不运动,血液都淤积在下肢 × 情绪压抑:思虑过度会暗耗心血,就像无形中放血
真实案例比药方更精彩 邻居李阿姨去年总说"脑子不够用",儿女给她配了进口药,后来遇见老中医,开了个简单方子:黄芪30g+当归10g煮水代茶,坚持三个月,现在广场舞领队当得风生水起,秘诀就在于黄芪补气推动血液运行,当归补血,双剑合璧。
特别提醒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千万要就医: ① 突然晕倒伴呕吐 ② 肢体麻木无力 ③ 说话含糊不清 这些可能是脑梗前兆,不能单纯靠中药调理。
最后教大家个简单自测法:对着镜子看舌头,如果颜色淡白、舌边有齿痕,多半有血虚问题,这时候不妨试试古法八段锦,配合山药薏米粥,让气血慢慢充盈起来,养生如春雨,润物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