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肚子疼了大半年,西药吃了一箩筐,咋还是时不时拉肚子?"老张攥着化验单,满脸愁容地坐在我的诊室里,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和桌上厚厚一叠医院检查报告,我不由得叹了口气——这又是被节肠炎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可怜人。
要说这节肠炎(医学名"克罗恩病"或"溃疡性结肠炎"),可真是现代生活的"特产病",前年我下乡义诊时,村里王婶还笑着说:"咱们天天吃粗粮喝山泉,哪有什么肠子毛病?"结果去年她儿子从城里打工回来,愣是带着医院诊断书,把全家人都急白了头,您细品,这病专找生活压力大的上班族、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,还有那些整天把奶茶当水喝的小姑娘小伙子。
这些年我翻烂了《脾胃论》《伤寒论》,结合上千例病患的诊疗经验,摸索出个调理方子,不过您可记好了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我这方子就像钥匙开锁,得对症下药才灵验,先说个上个月的案例:28岁的程序员小陈,连续加班三个月后开始便血,西医说是溃疡性结肠炎,开了激素药,小伙子怕副作用,偷偷跑来找我,我给他开的方子里有这几味主将——
黄连5克(清热燥湿)
木香10克(行气止痛)
白头翁15克(凉血止痢)
黄芪30克(补气托毒)
茯苓20克(利水渗湿)
当归10克(活血养血)
您可别小看这几味药,它们就像一支特种兵小队:黄连冲在前头灭掉肠道里的湿热邪气,木香负责疏通拥堵的气血通道,白头翁专门对付溃破出血的伤口,黄芪带着茯苓在后面修补城墙巩固防线,当归则负责给受损的组织输送营养,不过这只是基础方,具体还得看症状加减,比如腹痛加延胡索,腹胀加厚朴,便血多就加地榆炭。
记得去年梅雨季,外卖小哥阿强来复诊时脸色发青,说最近腹痛得像刀绞,我让他把舌头伸出来一看,好家伙,舌苔厚腻得像抹了层油膏,脉象滑得跟泥鳅似的,这明显是贪凉喝太多冰啤,又总吃隔夜快餐惹出祸端,我赶紧在他方子里加了干姜10克、附子6克,就像往阴冷的地下室里添了几盏暖灯,三副药下去,他就能挺直腰板送外卖了。
说到煎药方法,这里头学问可大了,很多病人回家把药一股脑煮成黑汤药,那真是暴殄天物,正确做法是:头煎用冷水浸泡药材40分钟,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熬20分钟;二煎再加温水续煮15分钟,两次药汁混合后分三次温服,最好在早饭前、午饭后两小时、晚饭后两小时服用,这样能借着人体阳气升降的节奏,把药效发挥到极致。
光吃药还不够,饮食上的讲究能写本书,我常跟病人打比方:"你这肠道现在就像摔坏的瓷器,禁不起半点磕碰。"所以生冷海鲜、冰镇饮料、辛辣刺激的食物统统要戒掉,有个做川菜的大厨来找我调理,我看着他每天在油烟里炒辣子鸡丁,只能苦笑摇头,后来改成砂锅粥配清蒸鱼,三个月下来肠镜复查,原本充血糜烂的肠壁居然光滑得像婴儿屁股。
特别要提醒刚确诊的年轻人,千万别学网上那些"抗癌斗士"硬扛着不吃药,去年有个女大学生听信偏方,把蒲公英当茶喝,结果腹泻脱水送到急诊,中医调理就像春雨润物,得耐着性子慢慢来,我见过坚持最好的患者,三年雷打不动每天早起煲药,现在都能吃重庆火锅了——只敢涮清汤锅底。
每次看着康复的患者给我带土鸡蛋,我就想起师傅说的那句话:"治病先治心,心宽病自退。"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,熬夜加班已成常态,但再忙也要给自己留碗热汤饭,如果您也有反复腹痛、黏液便这些症状,别慌,找个靠谱的中医把把脉,说不定几副草药就能让您重获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