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华中医院中药饮片招标背后,品质与价格的博弈战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医疗圈里最热闹的事儿,莫过于金华中医院刚启动的中药饮片招标项目,作为地级市三甲医院的采购大单,这场招标不仅关乎医院药房的用药质量,更牵动着整个中药产业链的神经,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这看似普通的招标公告背后,究竟藏着哪些门道?

先说说这次招标的"硬门槛",光是资质审查就够严苛的——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同时具备GMP认证、药品经营许可证,还得有连续三年无假劣药记录,更扎心的是,他们这次把中药饮片细分到400多个品种,每个品种都要单独送检,据说检验标准直接对标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,连农药残留、重金属含量这些指标都要用进口设备检测,有供应商私下吐槽:"这哪是招标,简直是中药界的'奥运会'海选!"

其实细想也能理解医院的苦衷,前几年某批次黄芪被曝出农药超标,煎药室老师傅捏着鼻子挑药的画面还历历在目,这次招标负责人王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了句大实话:"现在患者都精着呢,抓个药还要扫码看溯源,我们既要保证药效,又不能让药费贵得离谱,夹在中间真比走钢丝还难。"

说到价格战,可真是年年都有新花样,去年隔壁市中医院招标时,有安徽商家报出当归每公斤18元的"跳楼价",结果抽检发现全是硫熏货,这次金华中医院学聪明了,搞了个"质量分+价格分"的组合拳,听说评分细则里,外观性状占30%,有效成分含量占40%,价格反而只占20%,有二十年供货经验的张老板分析:"这种算法下,那些靠偷工减料压成本的小厂根本混不下去,最后拼的还是实在功夫。"

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市场上开始流行"包装术",上周就有业务员拿着"有机认证"的样品来推销,价格比普通药材贵三成,但真要查证书编号,发现只是某小块种植基地的认证,根本撑不起批量供货,采购科小李透露了个鉴别窍门:"现在我们都要看基地实拍视频,连采收季节都要核对物候特征,上次有家号称野生的柴胡,结果背景里油菜花都谢了,露馅了吧?"

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"神秘顾客"暗访环节,上周五突然来了个穿旧夹克的大叔,蹲在药房窗口假装抓药,实则用手机偷拍称量过程,后来才知道这是院里请的第三方监理,专门测试各供应商的足斤足两,有家药店少给了3克茯苓皮,当场就被扣了质量分,现在送货的司机都养成习惯,卸货前必掏手机录开箱视频。
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,老字号反而显出优势,百年老店"同仁堂"这次搬出了祖传的九蒸九晒工艺,现场演示如何用竹匾手工翻晒陈皮,年轻药师小陈感慨:"以前觉得老法子麻烦,现在才明白这些传统技艺才是真本事。"据悉最终中标名单里,有三家是坚持古法炮制的非遗传承企业。

站在行业角度看,金华中医院的这次招标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中药市场"劣币驱逐良币"的困境,也折射出医疗机构在"性价比"迷宫中的艰难转身,当药房窗口的老中医不用再对着劣质药材叹气,当患者抓回的中药终于能闻到阳光的味道,或许我们才能说:这钱花在了刀刃上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