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崩别慌!千年古方教你用中药止血调经(附食疗妙招)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姐妹们要是突然遇上"血崩"这种情况,真的会吓得手脚冰凉吧?上个月我表姐就遭遇了这种糟心事,西医让吃激素药她怕伤身体,后来还是老中医开的方子救了场,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讲讲咱们老祖宗是怎么用中药调理血崩的。

先搞懂啥叫"血崩" 很多姑娘一听"血崩"就联想到电视剧里产妇大出血的场景,其实医学上的血崩指的是非经期出现的大量阴道出血,可能伴随血块、腹痛,这可不是简单的"血量多",而是身体在报警——可能是内分泌失调、子宫肌瘤、气血两虚,甚至更年期功血在作怪。

中西医治疗有啥不一样? 我表姐当时跑医院做B超,查性激素六项,医生开了黄体酮和止血药,这西药见效是快,但她说吃完头晕恶心,停药后没两个月又反复了,后来找到我们老家有名的张大夫,老先生把脉看舌苔后直摇头:"你们年轻人总熬夜,把肝肾都熬坏了!"

中药止血三步走

急症期先"堵漏" 张大夫说这时候得像堵洪水一样先止住血,他给开了"塞流汤":

  • 煅龙骨30g(像炒焦米的香味)
  • 牡蛎20g(咸味能引血归经)
  • 白术15g(健脾益气)
  • 再加棕榈炭10g(烧焦的棕毛就像活性炭吸附杂质) 这些药煮出来黑乎乎的,但喝下去当天血量就减半,连喝3天基本能控制住。

中期要"疏淤" 血止住后才是关键!老中医说淤血排不干净就像水管里卡着石头,后面还会反复,这时要用:

  • 益母草30g(号称妇科圣药)
  • 茜草10g(活血不伤正气)
  • 三七粉3g(冲服,止血不留瘀) 我表姐说喝这个期间排出好多暗紫色血块,肚子也不涨了。

后期必须"补虚" 流血过多就像水库放干了水,这时候要往池子里蓄水,经典方剂归脾汤加减:

  • 黄芪30g(补气第一名)
  • 当归10g(补血圣品)
  • 阿胶15g(烊化后黏糊糊的像果冻)
  • 加红枣10颗(煮完汤变甜的) 连喝半个月,脸色从蜡黄变得红润,复查血红蛋白也正常了。

厨房里的止血良方 老中医还教了几个食补方子,特别适合日常保养:

  1. 乌鸡艾叶汤 老母鸡1只+艾叶15g+生姜5片,炖到肉烂,艾叶特殊的气味能温经止血,每月喝两次,特别适合宫寒的姐妹。

  2. 藕节红糖水 鲜藕节200g捣碎加红糖,煮10分钟,藕"开胃清热,滋补养性",这个喝起来甜甜的,当水喝挺舒服。

  3. 山楂桂枝茶 炒山楂10g+桂枝5g,保温杯焖泡,特别适合气滞血瘀型的,喝完打嗝都是香香的山楂味。

特别注意这些事

  1. 别自己乱买阿胶!现在市面上好多是驴皮做的,真正的阿胶要选东阿镇的,而且脾胃虚的人吃了容易腻膈。

  2. 止血药不能久吃!就像刹车踩太久会熄火,一般吃3付药还没效果就要换方子。

  3. 忌口很重要!羊肉、辣椒、冰冻饮料这些发物和生冷食物,治病期间千万别碰。

  4. 心情要放松!我表姐就是备考研究生压力太大才出问题的,现在每天练八段锦,跟着抖音跳健身操,月经反而准时了。

最后提醒一句:如果是产后大出血、流产后出血不止,或者出血量特别大(1小时浸透一片加厚卫生巾),一定要立即去医院!中药调理适合功能性出血,器质性病变还得靠现代医学手段,咱们祖传的药方就像是温柔的双手,慢慢帮你把身体扶正,但该看急诊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