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河车真的安全吗?中药里的胎盘到底有没有病毒风险?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听说紫河车是人胎盘做的,这不会传染疾病吗?""中药里吃胎盘真的没问题?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好奇又忐忑的话题,作为从业十年的中医药行业观察者,我走访过药材市场也咨询过三甲医院专家,发现这个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
被误解的"生命馈赠" 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知道紫河车时,都会被"人体胎盘"这个定义惊到,其实在传统医学里,紫河车(学名:Placenta Hominis)确实是健康产妇娩出后的胎盘,经过特殊加工炮制而成,老药工告诉我,合格的紫河车要经历多道工序:先是反复冲洗去掉残余血液,再用花椒、黄酒蒸煮消毒,最后烘晒研磨,这个过程听着简单,但每个环节都藏着大学问。

病毒风险的真相探秘 说到传染病,大家最担心的无非是乙肝、HIV这些经血传播的疾病,2018年国家药典委员会做过专项调研,结果显示:正规渠道的紫河车制品合格率能达到98%以上,这个数据背后是严格的监管体系——现在所有药用胎盘必须来自三甲医院产科,产妇要通过乙肝五项、梅毒、HIV等多项检测,相当于给每批原料上了"三重保险"。

不过别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,去年曝光的某网店自制"胎盘胶囊"案件就敲响警钟:没有专业设备消毒,家庭作坊式的烘干处理,这种三无产品才是真正危险的存在,记住这句话:买紫河车认准国药准字,就像买肉要看检疫章。

中西医认知的碰撞 西医视角下,胎盘确实可能携带病原体,美国FDA至今将人源胎盘制品列为高风险生物制品,但在中医理论里,紫河车的价值在于"补精血、益阳气"的独特药效,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教授给我举了个生动例子:"就像毒蛇能入药,关键在于怎么去毒存性,我们用白酒浸泡、高温蒸制,就是中医特有的'以偏纠偏'智慧。"

那些年被忽视的细节 很多人不知道,紫河车还有"地域性格",北方产区的胎盘因为产妇饮食结构不同,油脂含量普遍比南方低,药效更醇厚,老师傅教我鉴别好坏的诀窍:优质紫河车应该是淡黄色粉末,闻着有淡淡腥味,如果颜色发黑或有刺鼻气味,千万别买。

现代人的两难选择 现在年轻妈妈们对胎盘处理方式越来越多元化,有人专门联系生物公司制成干细胞储存,也有人交给医院统一销毁,反倒是某些月子中心推出的"胎盘胶囊定制服务"暗藏风险——这些商业机构多数不具备药品生产资质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。

给你的安心指南 如果你确实需要用到紫河车,记住这三个保命法则:①认准带"国药准字Z"批准文号的正规厂家;②拒绝网购不明来源的所谓"新鲜胎盘";③服用前咨询中医师,确认是否适合你的体质,特别提醒备孕夫妻,千万不要自行保存分娩后的胎盘,现在各大医院都有规范的处理流程。

写到这里,窗外正飘着细雨,看着抽屉里那盒包装精美的紫河车胶囊,突然想起三年前采访的老中医说的话:"万物皆有阴阳,关键看你怎么用它。"传统药物能在现代延续生命力,靠的不是神秘主义,而是与时俱进的质量控制体系,下次再看到药店橱窗里的紫河车,你会怎么选呢?欢迎在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