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见朋友说胃口不好,看见满大街的糖葫芦都挪不动步——可不是嘛,那酸酸甜甜的山楂裹着冰糖,光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藏着不少和山楂"撞口味"的细长中药,泡水当茶喝特别解腻开胃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5位"酸口条"选手,都是药房里能买到的正经药材哦!
丹参:血管清道夫自带果酸味 上次陪张大妈去抓药,她指着丹参直念叨:"这黑不溜秋的棍子咋这么眼熟?"确实,晒干的丹参根条细长油亮,掰断时能闻到类似山楂的酸香气,老药师说这可是活血化淤的高手,特别适合三高人群,我回家试了下,两片丹参加枸杞泡水,初尝微苦回甘,多喝两口居然品出山楂皮那种清爽的酸,现在每天对着电脑犯困,来杯温热的丹参茶立马醒神!
北沙参:滋阴润燥界的酸梅汤 别瞅北沙参白生生像萝卜干,人家可是实打实的"补阴圣手",前阵子感冒咳嗽,喉咙干得像吞刀片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种细长参须,煮水时飘着淡淡的酸香,喝下去从嗓子眼到胃都润得舒服,后来自己琢磨着配伍,拿北沙参搭乌梅山楂片,酸酸甜甜像升级版酸梅汤,办公室姐妹都抢着喝。
醋延胡索:止痛明星暗藏果酸魂 头次见这黑褐色圆片片还真没认出来,原来生延胡索是黄棕色长卵形,经过米醋炮制后变得又黑又亮,有次姨妈期肚子疼,抓了几片煮水,刚入口就被惊艳到了——这不是山楂糕里那股子恰到好处的酸吗?更神奇的是喝完半小时,揪心的疼痛真就缓了下来,现在家里常备这个,痛经牙疼都用得上。
绿梅花:文人雅士的解郁酸口糖 要说风雅还得是古人,连吃药都要讲究意境,这碧绿细长的梅花蕾泡开水,浮浮沉沉像在水中跳舞,第一次喝是在江南老茶馆,掌柜说能疏肝和胃,抿一口,清酸中带着草木芬芳,恍惚间像回到了小时候偷摘青梅吃的时光,现在每逢应酬喝酒前,抓一把泡上,既能解酒又护肝,比嚼口香糖管用多了。
仙鹤草:山野奇珍的酸涩秘密 去年采风去皖南,当地老乡指着岩缝里的杂草说:"这叫龙芽草,拉肚子时煮水喝比止泻药灵。"细看那嫩茎细长的植株,揉碎果然有股熟悉的酸味,回来查资料才知它学名仙鹤草,不仅能收敛止泻,还能补虚强壮,现在我家常拿它和红枣一起煮,汤色琥珀酸甜适口,老人喝了直夸比山楂丸管用。
这些天生带酸味的药食同源好物,可不只是开胃那么简单,丹参通血管,北沙参养肺阴,醋延胡索止痛快,绿梅花解肝郁,仙鹤草固肠胃,个个都是调理身体的多面手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好比同样酸味的山楂,生吃消食炒炭止血,用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,建议先咨询医师再对症调理,毕竟咱们养生也要养得明明白白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