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来唠点"野路子"的中药知识,您要是常跑山里或者喜欢挖野菜,准没少见过一种藤本植物——叶子像手掌似的裂开,藤条上长满吸盘,能牢牢扒住石头墙,老辈人管它叫"爬山虎""爬墙虎",但在中药铺子里,它有个威风的名号——"爬山龙",这名字听着就带劲,您知道它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本事吗?
山野里的"免费药房" 要说这爬山龙,可是南方山民家家户户都认得的宝贝,它学名叫"乌蔹莓",在中药典籍里冒头的历史能追溯到宋朝,您瞅它那模样:藤条粗壮得跟麻绳似的,叶子肥厚带绒毛,最显眼的是那些巴掌大的心形叶片,活像给石头墙装的天然防滑垫,不过可别被它憨厚的外表骗了,这玩意儿浑身都是宝。
记得我老家后山有片老墙,每年都被这种藤占得满满当当,小时候贪玩摔了跤,奶奶随手扯几片叶子捣碎,敷在膝盖上凉丝丝的,第二天肿就消了大半,后来跟着采药的老师傅进山,才晓得这藤茎才是正儿八经入药的"硬通货",老师傅边砍藤边念叨:"七月半,爬龙断,这时候的药力最霸道。"
跌打损伤的"急先锋" 在武当山脚的道观里,我见过道士用爬山龙治扭伤的绝活,新鲜藤茎剁碎了调黄酒,往淤青处一糊,再用芭蕉叶包上,不出三日就能下地走路,这招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,《本草纲目》里记着它能"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",可不是瞎掰。
去年邻居王叔上山采蘑菇摔折了腿,医院石膏还没拆,就偷偷让我帮他找爬山龙,我把晒干的藤茎磨成粉,混着蜂蜜调成膏,给他抹在关节处,您还别说,这才半个月,原本肿得像馒头的膝盖居然消了下去,不过咱得说清楚,这法子只适合刚受伤的急性期,陈年旧伤还得老老实实看医生。
风湿骨病的"隐形手套" 真正懂行的老中医,见着爬山龙眼睛都放光,他们专挑十年以上的老藤,切成寸段泡药酒,我师父那坛"龙虎酒",就是用爬山龙配着过山龙、五爪金龙三种藤本酿的,专治中老年关节痛,每天早晚喝一小盅,连喝三个月,关节响动的声音能小一半。
前阵子带城里亲戚去泡温泉,见着个大爷拄着拐杖挪步,我随手指了岩缝里冒头的爬山龙,跟他说这草药泡脚能缓腿疼,大爷将信将疑采了半筐,后来在微信上跟我反馈,说泡了两周草药汤,现在能遛弯两公里了,不过咱得提醒一句,这草药性偏寒,脾胃虚寒的人得搭着生姜煮才行。
现代研究的"新发现" 别以为这土方子只能活在山沟里,现在实验室里也给它查出了门道,科研杂志上说这藤里含有什么"黄酮类化合物""酚酸成分",听着拗口,其实就跟阿司匹林似的能消炎,最绝的是它外敷不会像西药膏药那样烧皮肤,反而凉凉的特别舒服。
前年我们村合作社搞了个新花样,把爬山龙提取物做成艾灸贴,您别看就薄薄一片,往肩颈上一贴,那股热流窜得比拔火罐还带劲,现在这玩意在网上卖得贼火,不过建议您还是认准正规厂家,毕竟野草药处理不当容易过敏。
采收使用有讲究 最后跟大伙儿唠两句实在话,爬山龙虽然好,但也不是随便薅一把就能用的,采藤得选冬至前后,这时候藤茎攒够了全年的药力,砍的时候要留根茬,别断了它的生机,新鲜藤切片晒干最妥当,要是急着用,拿白酒泡三天也能应急。
不过要敲黑板提醒:孕妇千万碰不得这药,它活血的劲儿太猛,还有体质虚寒的朋友,用之前最好搭着红枣枸杞煮水喝,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咨询坐堂大夫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这山野间的"龙王爷",从古至今在民间救过不少人,下次您在老墙根、岩石缝看见它毛茸茸的叶子,可别当普通杂草,但要是用的话,记得守着"三月不采新芽,九月不留老根"的老规矩,毕竟草木有灵,咱们人类借点药力治病,也得给它们留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