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年纪轻轻就蛀牙三颗",吓得我赶紧翻出祖传的中药箱,老祖宗留下的护齿智慧真不容小觑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十位"牙齿守护神",都是实打实在古籍里能找到出处的天然护齿剂。
【第一层防护:清热解毒军团】 金银花堪称口腔灭火器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专治"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",去年我牙龈肿痛含了三天金银花露,那股凉意顺着喉咙往上窜,第二天肿痛就消了大半,现在办公室常备金银花茶包,饭后嚼两朵花蕾,比含片还管用。
蒲公英可是被忽略的护齿高手,它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抑制口腔变形链球菌,记得大学时室友长智齿发炎,我用新鲜蒲公英捣碎敷脸,配合煎水漱口,三天就退红了,不过要选叶片完整的,干枯的可不行。
薄荷的清凉感最能迷惑味觉神经,其实人家是靠真实的抗菌实力。《千金方》里就有薄荷煎水治口臭的方子,我现在刷牙前先用鲜薄荷叶揉搓牙龈,那种微微的刺痛感特别提神,坚持两周明显感觉牙缝清爽。
【第二层防线:消炎止血护卫】 甘草绝对是中药界的社交达人,既能调和诸药又能单独作战,每天用甘草粉刷牙相当于给牙龈做SPA,古代宫庭妃嫔就用"甘草末揩齿"保持口气清新,注意要用炙甘草,生甘草性寒容易伤胃。
黄芩遇上口腔溃疡就像消防员遇见火场,它含有的黄芩苷能快速收敛创面,我妈常年用黄芩煮水当漱口水,60岁的人连假牙都没有,不过黄芩味道极苦,加蜂蜜调味反而影响药效,建议忍忍直接用。
【第三重保障:固本培元战队】 两面针这名字起得妙,叶子正反两面都带刺,熬出的药汤却是温润如玉,广西民间有用两面针嫩芽炒菜的习惯,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预防龋齿,不过孕妇要慎用,它的活血功效太猛。
骨碎补听着吓人,其实是给牙槽骨补钙的高手,宋代《太平圣惠方》就记载用它擦牙治牙痛,我爷爷以前总拿酒泡骨碎补,早晚蘸着擦牙龈,80岁还能啃甘蔗,现在药店有现成的骨碎补提取物牙膏,方便多了。
【隐藏彩蛋:冷门护齿奇兵】 升麻这味药最懂"牙痛不是病,痛起来真要命"的滋味,张仲景的侯氏黑散里就用它治牙疳,现代研究显示它能抑制环氧化酶活性,止痛效果堪比布洛芬,不过升麻有轻微毒性,连续用别超过一周。
白芷被称为"植物牙膏"真不是浪得虚名,《普济方》里的"白芷散"就是专门擦牙用的,我现在晨跑回来都用白芷粉混合食盐刷牙,那股辛辣味瞬间唤醒整个口腔,比冰美式还提神。
细辛这味药争议最大,但不得不佩服它的立竿见影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说它"主咳逆上气...百节拘挛",牙痛时含一片生细辛,3秒就能麻痹痛觉神经,不过千万不能多用,古人早就警告"不可过半钱"。
这些中药护齿法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,比如金银花要选河南产的密银花,薄荷最好用江苏产的猫须草,骨碎补必须用晒足15天的陈货,使用时也有讲究:急性期用浓煎剂漱口,保养期用淡茶水含服,搭配蜂胶软胶囊效果更好。
现代人总把中药当慢郎中,其实用对了照样能救急,上次邻居家小孩半夜牙痛,我用黄连水给他应急漱口,第二天去看医生时炎症已经控制住了,当然该补牙还得补,这些中药更像是牙齿的健身教练,日常锻炼才能见效,记住任何疗法都要适度,毕竟咱们的目标是八十岁还能笑着吃糖炒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