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本抢滩中药赛道,这波收购潮藏着多少新机会?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朋友圈总刷到中药行业的大新闻,先是华润三九斥资29亿拿下昆药集团,接着红杉资本悄悄控股了一家百年老字号药企,看着这些动辄上亿的收购案,不少朋友私信问我:"中药行业要变天了吗?现在入局还来得及不?"

其实早在去年,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就暗流涌动,据国家药监局数据,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突破300亿,同比增长45%,当同仁堂、片仔癀这些老牌药企还在守着祖传秘方时,互联网巨头已经带着算法杀入了中药材溯源领域,某头部电商平台的中药类目销售额,今年同比暴涨了280%,连95后都开始囤酸梅汤养生茶包。

这波收购潮绝非偶然,政策端接连释放利好:医保目录新增91个中药品种,《"十四五"中医药发展规划》明确要培育万亿级产业,资本看中的更是中药现代化的无限可能——当AI遇上古法炮制,当区块链碰上道地药材溯源,那些躺在古籍里的千年验方突然成了香饽饽。

但热闹背后藏着不少坑,我认识的一位投资人老张,去年重金收购了云贵高原的三七种植基地,结果遭遇极端天气导致绝收,还有朋友投的智能煎药设备项目,因为医院采购流程复杂,设备至今堆在仓库,更别提那些打着"药食同源"旗号的伪养生产品,在直播平台割完韭菜就跑路。

真正聪明的玩家正在下一盘复合棋,某被并购的中药企业负责人透露,他们把古法炮制工艺申请成非遗,同时开发即食膏方卖给写字楼白领,还有企业用大数据分析《本草纲目》,从2000多个药方里筛选出适合现代人体质的组方,最绝的是把中药提取物做成化妆品原料,某国货护肤品牌靠"黄芪抗衰"概念单月卖出30万瓶精华液。

这让我想起十年前普洱茶的资本狂欢,当时游资炒高班章茶价,最后留下一地鸡毛,如今的中药赛道明显理性得多,头部机构更看重完整产业链布局,就像红杉投资的那家药企,不仅收了种植基地,还建起自己的GMP工厂,甚至跟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专业人才。

对普通创业者来说,机会藏在细分领域,我朋友小林专做"节气养生"订阅盒,把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药膳包、泡脚包做成盲盒,在小红书吸粉百万,另一个团队开发了中医体质测试小程序,精准推荐个性化调理方案,现已拿到千万元融资。

但千万别盲目跟风,中药行业水很深,光是道地药材的鉴别就需要十年功夫,建议新手从轻资产模式切入,比如做中药文创周边、开发药膳食谱APP,或者专注某个细分人群的养生解决方案,资本追捧的是"中医药+"的创新,而不是简单炒高药价。

最近走访了几家被收购的中药厂,发现个有趣现象:老师傅们依然守着铜锅炒药,但旁边多了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记录数据,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,或许正是中药产业焕发新生的关键,毕竟,能穿越千年而不衰的,从来不是守旧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