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路边的野草别乱踩,说不定就是治病良药!"这话可不是吓唬人,咱们老祖宗早就发现,很多不起眼的树叶、草叶都是中药界的隐藏高手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30种常见的叶类中药,看完你会发现原来身边处处都是"百草堂"。
清热解毒担当组 要说最接地气的清热药,非薄荷莫属,这绿油油的小叶子泡水喝,夏天解暑冬天清火,喉咙痛时含两片立马舒服,菜市场5毛钱能买一大把,却不知道它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的正经药材,不过要认准叶片背面有紫红色绒毛的正宗货,那些叶片光滑的观赏薄荷可不管用。
鱼腥草的名气就更大了,特别是四川重庆的朋友都拿它当凉茶喝,这浑身带"鱼腥味"的植物,却是天然抗生素,扁桃体发炎煮水喝比消炎药还管用,记得要选心形叶片完整的,发黄干枯的可不行。
厨房里的中药铺 做粽子用的箬竹叶可不只是包装纸,晒干后就是一味止呕良药,孕妇孕吐、晕车晕船,用它煮水喝比姜茶还灵,下次包粽子剩下的叶子别扔,晒干了收起来备用。
常被当成调料的紫苏叶更是全能选手,吃螃蟹配它防肠胃不适,风寒感冒煮水喝发汗,连口臭嚼两片都能清新口气,不过要选正面是紫色、背面灰白色的正经品种,那些全绿色的观赏紫苏可没药效。
阳台就能种的养生品 家里养的富贵竹可不光是摆设,它的叶子晒干后就是利尿消肿的"竹叶柴胡",小便不利、眼睛浮肿,抓一把煮水喝特别见效,记得要用新鲜嫩叶,发黄的老叶效果差。
种盆薄荷、蒲公英、马齿苋,基本上小毛病不用求人,蒲公英开花前采收最好,过了花期药效减半;马齿苋要挑肥厚多汁的,干瘪的别摘,这些野菜变中药,关键就在采摘时机。
药店不卖的民间方 鬼针草这名字听着吓人,却是治疗高血压的土偏方,取鲜叶煮水当茶喝,很多老人家亲测有效,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种路边常见的杂草有很多相似品种,要认准叶片三裂、种子带倒刺的特征。
艾叶大家都熟悉,但其实端午挂的艾草和药用艾叶不一样,真正入药的要选叶背有白色绒毛的,而且必须是端午节前后采摘的"午时艾",这时候挥发油含量最高,艾灸效果才好。
使用禁忌要记牢 别看这些都是天然药材,用错地方照样出问题,像夹竹桃叶子虽然能强心,但毒性大得很,没有专业指导千万别试,还有万年青的叶子,外敷治跌打损伤确实好,但绝对不能内服。
辨别真假也有门道:真正的荷叶晒干后应该是绿褐色,闻着有淡淡清香;如果颜色翠绿喷香,肯定是硫磺熏过的,桑叶要选霜降后采集的,春天的嫩叶药效差远了。
现代生活新用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喝"养生茶",其实很多叶类中药都能DIY,胖大海加菊花治嗓子疼,荷叶配冬瓜皮减肥,丝瓜叶捣碎敷痘痘,不过要记住,所有中药都要对症,不知道自己体质瞎喝可能适得其反。
最后提醒一句,这些民间验方多数来自口口相传,真生病还是要看医生,但了解这些知识绝对有好处,至少逛菜市场时能认出几种免费药材,公园遛弯时知道哪些野草能救命,下次看到路边不起眼的小叶子,可别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