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去中药材市场转悠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好多药材名字都带"土"字,老药商笑着跟我说:"这可是中医里的大学问,带土的药大多能接地气!"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宝贝,看看它们到底藏着多少养生智慧。
【土茯苓:湿气重的人离不开的"地下神仙"】 说起带土的中药,头号明星当属土茯苓,这味药在岭南地区可是家喻户晓,特别是那些常年待在空调房里的白领,还有爱喝冰啤酒吃小龙虾的夜宵党,夏天总要炖点土茯苓汤祛湿毒,老广们常说"湿气缠身百病生",这时候土茯苓就像个勤快的清洁工,能把关节里的湿气、肠胃里的湿热统统扫干净。
我认识位做茶叶生意的老哥,痛风发作时疼得直跺脚,后来老中医给他开了个方子,每天用土茯苓30克煮水代茶,连喝三个月居然再没复发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药性偏凉,体寒的朋友可以搭配点生姜红枣中和下。
【土大黄:野菜堆里走出的肠道清道夫】 春天去郊外踏青,总能看见路边成片的土大黄,这不起眼的野草其实是通便神器,尤其适合那些被便秘困扰的上班族,记得去年公司体检,隔壁工位的小王查出肠息肉,医生除了让定期复查,还建议他每天用土大黄泡水喝,现在这小子天天抱着保温杯,说是当咖啡提神又通便。
不过可别把土大黄和进口大黄搞混了,虽然都是泻下药,但土大黄药性更温和,特别适合长期久坐导致的气滞便秘,村里老人还有个偏方:新鲜土大黄叶子捣碎敷蚊虫叮咬处,止痒效果比花露水还好使。
【土贝母:乳腺问题的天然调理师】 女性朋友注意了,这个带土的宝贝可要记牢了,土贝母长得像个丑丑的鳞片,却是调理乳腺问题的高手,我表姐哺乳期奶水不通,月嫂就给她煮土贝母鲫鱼汤,说是既能通乳又不伤阴,后来她坚持喝了一周,不仅解决了涨奶问题,连之前隐隐作痛的乳腺增生都好转了。
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很多姑娘月经前会乳房胀痛,这时候用土贝母10克加玫瑰花5朵泡茶,连喝三天就能缓解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这味药,它有抗孕激素的作用,当年可是古代堕胎药的重要成分。
【土牛膝:老腰突患者的救星】 整天坐办公室的白领,十个有八个腰椎不好,我们小区王大爷以前总拄着拐杖遛弯,后来不知从哪弄来个偏方:每天用土牛膝30克+杜仲15克煮水喝,配合爬墙锻炼,半年后居然能扔掉拐杖了,这味药特别擅长对付腰膝酸软,尤其是那种受凉加重的风湿骨痛。
前几天陪老妈去采药,发现土牛膝的根切成片晒干后,外形跟西洋参有点相似,老中医说这叫"怀牛膝",是四大怀药之一,既能补肝肾又能引火下行,上火牙痛时含一片在嘴里,比吃消炎药还管用。
【土茵陈:熬夜族的肝脏守护者】 现代人熬夜上瘾,肝脏负担越来越重,土茵陈这味药可能很多人没听过,但它确实是护肝圣品,我有个开滴滴的哥们,体检查出转氨酶偏高,医生开的西药伤胃不敢多吃,后来他听老师傅的话,每天用土茵陈15克煮水当茶喝,三个月后再检查指标全正常了。
这药最适合春天采摘,清明前后的嫩芽药效最好,新鲜的土茵陈焯水凉拌,加点蒜末香油,就是道天然的养肝菜,不过要注意区分,有些地方把艾草也叫茵陈,但土茵陈叶片更圆润,背面有白色绒毛。
【土三七:止血圣手暗藏风险】 说到带土的中药,必须提下争议很大的土三七,这玩意儿确实神奇,外伤出血时撒点粉末马上止住,女同胞月经崩漏时煮水喝也能应急,但千万别长期服用!前几年报纸登过新闻,有人把土三七当保健品吃了半年,结果导致肝衰竭,其实正宗的三七是五加科植物,而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碱,过量会伤肝。
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"田七粉",如果价格特别便宜,很可能就是土三七冒充的,大家购买时一定要认准正规药店,别贪图便宜买来历不明的药材。
这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中药,个个都是自然界馈赠的养生法宝,不过再好的药也不能乱吃,就像老话说的"是药三分毒"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,根据自己的体质辨证施治,毕竟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宝贝,最懂得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