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晕目眩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5个治眩风病中药方,收藏备用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天旋地转?走路像踩棉花?明明没喝酒却晕乎乎的?这可能是中医说的"眩风病"找上门了!西医叫眩晕症,吃药打针只能暂时缓解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方。

先搞懂啥是"眩风病" 说白了就是脑袋晕乎得像刮大风,看东西转圈圈,站不稳想扶墙,中医认为这多是肝风内动、痰湿上扰或者气血不足闹的,就像高压锅里蒸汽太多乱窜,或者下水道堵了水漫金山,身体里的"气""血""痰"乱跑就会引发眩晕。

5个经典药方大公开

  1. 天麻钩藤饮(肝阳上亢型) 组方:天麻9克、钩藤12克(后下)、石决明18克、栀子6克、黄芩9克、川牛膝12克、杜仲10克、桑寄生10克、夜交藤15克、茯苓15克 特别适合那种脾气暴躁、面红耳赤的眩晕,就像给冒烟的锅炉泼凉水,把上蹿的肝阳压下去,熬夜加班后头晕脑胀时特别管用,很多程序员都当茶喝。

  2. 半夏白术天麻汤(痰湿中阻型) 配伍:半夏9克、白术12克、天麻6克、陈皮6克、茯苓15克、甘草3克、生姜3片、大枣3枚 这种适合舌苔厚腻、头重脚轻的眩晕,好比厨房水槽油污太多,半夏就像强力去油剂,白术负责烘干水分,天麻止住旋转的"风",爱喝酒吃肉的老哥用这个方子特别见效。

  3. 归脾汤加减(气血两虚型) 药材:黄芪15克、党参12克、白术10克、当归9克、酸枣仁15克、远志6克、龙眼肉10克、木香6克、炙甘草3克 专治蹲久站起来眼前发黑的那种晕,像是给漏气的轮胎打气,黄芪党参补气,当归补血,酸枣仁安神,坐办公室的白领、产后妈妈用这个方子调理特别好。

  4. 左慈丸改良方(肾精不足型) 搭配:熟地黄15克、山茱萸12克、山药15克、枸杞子10克、菟丝子10克、怀牛膝10克、鹿角胶6克(烊化)、天麻6克 适合耳鸣腰酸、记性变差的中老年眩晕,就像给生锈的轴承抹润滑油,熟地黄补肾阴,鹿角胶填肾精,天麻平息虚风,很多老师、IT从业者长期用这个方子保养。

  5. 小柴胡汤变方(少阳证型) 组合:柴胡9克、黄芩9克、法半夏9克、党参10克、炙甘草6克、生姜3片、大枣3枚、菊花6克 专门对付感冒后遗症眩晕,或是生气后突然头晕,像调解吵架的和事佬,柴胡疏肝,黄芩清热,半夏化痰,菊花清头目,经常应酬喝酒的朋友备着特别实用。

煎药服药小窍门 • 砂锅熬药最正宗,不锈钢锅也行,千万别用铁锅 • 钩藤、薄荷这类含挥发油的药要最后下锅,煮5分钟就好 • 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,避开空腹刺激胃 • 药渣别扔!装布袋热敷颈部,缓解肌肉僵硬

日常调理更重要

  1. 枕头里加点决明子+菊花,助眠又明目
  2. 每天梳头100下,重点梳头顶百会穴
  3. 练习"金鸡独立",每次3分钟,左右脚轮换
  4. 忌口:少吃咸菜、腊肉,这些会让痰湿更重
  5. 多吃黑豆、桑葚、核桃,黑色食物补肾稳头

真实案例分享 张姐更年期后总头晕,吃西药伤胃,用归脾汤加减两周,头不晕了连失眠都好了,李叔爱喝酒,某天突然天旋地转,半夏白术天麻汤三天就见效,现在把酒戒了改喝养生茶。

温馨提示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用药,这些方子都是经典名方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剂量和搭配可能需要调整,收藏备用的同时,记得定期体检,排除颈椎病、耳石症等器质性病变哦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