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街坊邻居们,今天咱们来唠点山里头的宝贝——三叉苦,这味草药在南方可是响当当的"消炎降火王",不过它的别名可多着呢,有人叫它三丫苦、三桠苦,也有地方唤作鸡骨树、跌打棍,别看名字土气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《中国药典》的中药材!
【山民口中的"万能苦药"】
在两广地区的大山里,懂行的老乡都知道,这种枝干长满油亮绿叶的小乔木,可是治百病的好东西,为啥叫"三叉苦"?您细看它的叶子,一片叶子分成三根尖刺,活脱脱三个爪子,再加上那股直冲脑门的苦味儿,这名字倒是形象得很,老辈人常说:"不怕苦就喝三叉苦,上火咳嗽全都补。"
【从山沟沟到中药铺】
要说这味药的来历,可得追溯到岭南百姓的智慧,以前山里人被毒蛇咬了、长热疮了,就会采几片这种苦叶子捣烂外敷,那些走街串巷的游医更是把它当作看家本领,遇上咽喉肿痛的患者,抓一把晒干的三叉苦煮水,保管药到病除,后来中医药专家研究发现,这不起眼的灌木含有熊果苷、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,这才让它从山间野草变成了正规药材。
【四大绝活保健康】
-
天然消炎药
前些日子我嗓子疼得冒烟,老家亲戚寄来一包三叉苦干品,抓两撮配上蜂蜜腌渍,每天含两片,三天就不咳了,村里郎中说这叫"以苦克火",比抗生素还灵验。 -
风湿骨痛救星
隔壁王大爷每逢变天就膝盖疼,去年泡了整缸三叉苦药酒,具体法子是一斤50度白酒配三两切片药材,密封泡足一个月,现在天天抿两口,爬楼梯都不打软腿了。 -
皮肤病克星
记得小时候身上起红疹,奶奶就摘新鲜三叉苦叶子捣汁涂抹,那种清凉刺痛感过后,疹子立马消下去大半,现在药店卖的湿疹膏,好多都添了这味成分。 -
肠胃守护神
夏天吃坏肚子上吐下泻?抓把三叉苦煮浓茶,加少许盐调味,这苦味儿能杀菌止泻,还能清理肠道湿热,比喝白开水管用多了。
【使用讲究有门道】
虽说这药好处多多,但可不是谁都适合,体寒怕冷的朋友要少吃,孕妇更要忌口,前几年有个小伙子拿它当凉茶猛灌,结果胃疼得直打滚,老中医提醒:每日用量控制在15克以内,最好搭配甘草、菊花这类调和药性。
【鉴别窍门要记牢】
市面上三叉苦质量参差不齐,教大家几招辨真假:
- 真品叶片背面有绒毛,假的光滑得像塑料
- 折断茎秆能闻到类似薄荷的清香
- 泡水后苦味持久不发酸
要是买到发潮发霉的,赶紧扔掉别心疼,变质的苦药吃了反伤身。
如今药房里三叉苦卖得越来越贵,其实咱们小区花坛就能种,剪段枝条插土里,浇够水就能活,平时掐几片嫩叶泡茶,既养生又省钱,下次去郊外踏青,看到这种带三叉叶片的苦药,可别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