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揭秘,这几种中药调理哮喘有奇效!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小区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又多了起来,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孙子一到换季就"齁齁"喘不上气,跑医院成了家常便饭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哮喘可有一套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藏在药柜里的"呼吸救星"。

中医眼里的哮喘到底是咋回事? 老中医常说"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",哮喘表面是气管犯轴,实则五脏六腑都在较劲,就像我家楼下刘大爷,年轻时扛水泥袋落下病根,现在稍微受凉就咳得脸红脖子粗,中医把哮喘分成"寒哮"和"热哮"两种——寒哮的人痰稀白像泡沫,遇冷就发作;热哮的痰黄黏稠,呼哧带热气,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快。

祖传药方里的五大金刚

  1. 麻黄:这可是治喘界的老大哥,《伤寒论》里就有它的身影,记得去年陪亲戚去抓药,大夫特意嘱咐:"生麻黄发汗猛,炙麻黄才适合煮水喝",一般搭配杏仁、甘草组成"三拗汤",专治风寒引起的憋闷。

  2. 杏仁:别小看坚果铺里卖的甜杏仁,它在中药界可是润肺平喘的高手,老辈人常说"杏树全身都是药",苦杏仁止咳平喘,甜杏仁补肺虚,熬粥时捏碎丢进去,连小孩都爱喝。

  3. 苏子:这种紫色小颗粒在药房特别显眼,闻着有股特殊的清香,苏子降气汤是经典方子,配上陈皮、半夏,专门收拾痰多喘鸣的毛病,上次邻居张姐哮喘发作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。

  4. 白果: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儿,生的有毒熟的是宝,每天早晚各7颗,用微波炉叮1分钟,外酥里糯,既能敛肺气又不伤身,不过要记准量,吃多了反而坏事。

  5. 款冬花:这花儿看着不起眼,却是润肺的妙药,药店买的干花蕾,拿保温杯泡开水焖半小时,喝起来带着蜂蜜似的甜味,特别适合老师、主播这些靠嗓子吃饭的人群。

厨房里的哮喘克星 别以为中药都得煎药罐,很多食材就是隐形药方,像核桃仁拌蜂蜜,每天早上空腹嚼3颗,坚持一个月,邻居家孩子冬天跑步都不带喘了,还有百合银耳羹,炖到粘稠拉丝,晾凉后装保鲜盒,随时挖一勺,比含片还管用。

用药禁忌要牢记 前年我表叔听信偏方,把鱼腥草当凉茶猛灌,结果浑身起红疹,这里必须敲黑板:中药讲究配伍,单味药乱吃可能伤身,像细辛不过钱(约3克),过量会麻舌头;砒霜成分的雄黄更是碰不得,最保险的办法还是找正规医院的中医师开方子。

日常防护比吃药更重要 光靠吃药就像给破轮胎打气,漏得快补得慢,我们单位老赵自从学会腹式呼吸,爬楼梯都不喘了,方法很简单:躺着时把手放肚子上,吸气鼓肚如青蛙,呼气收腹像气球放气,早晚各练10分钟。

写在最后: 这些年见过太多病友被哮喘折磨,其实只要找对法子,完全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,上个月参加同学聚会,发现当年体弱多病的李同学现在天天晨跑,他笑着说全靠中药调体质,如果您或者家人正受哮喘困扰,不妨试试这些老法子,但千万记住要先找明白人把脉问诊哦!

(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请遵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