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中药里的"麻嘴王",大伙儿第一个想到的准是花椒,这小小的红棕色颗粒,看着不起眼,往嘴里一嚼,那股子麻劲儿能让人舌头打颤,前几天我炖羊肉忘放调料包,捞出来几颗花椒一咬,好家伙,半边嘴唇直接"罢工",半小时都没缓过劲来!
其实咱们老祖宗用花椒的历史能追溯到两千年前,古代人发现这玩意儿不仅麻得过瘾,还能去腥增香,您看现在川菜馆子里,哪道水煮鱼、夫妻肺片少得了花椒?不过今天咱们不聊菜谱,专门说说这味让人"唇齿发抖"的中药。
花椒的麻可不是普通的那种刺激,科学上说它含有"花椒麻素",这玩意儿特别调皮,专挑咱们口腔里的温度感受器下手,您要是不信,可以试试含颗花椒在舌根,不出五秒就能体会什么叫"触电式麻木",有意思的是,这种麻感不会像辣椒那样"灼烧",反而像无数小针轻轻扎着,又麻又痒。
在中药铺掌柜眼里,花椒可是个多面手,它能驱寒暖胃,女人经期肚子疼,抓把花椒泡姜茶特别管用,老寒腿的患者,中医常开花椒泡脚方,说是能引药性从脚底直通全身,最绝的是治疗牙痛,记得我奶奶以前总把花椒粒搁在痛牙上,那酸爽...哎呦喂!
不过您可别小看这麻嘴的本事,急诊科医生都知道花椒是食物中毒的催吐利器,前年我们小区王婶误食野生蘑菇,送医前邻居让她嚼了二十多颗花椒,结果吐得昏天黑地,愣是把毒素清出来大半,当然这是应急法子,平常谁敢没事瞎试啊?
市面上的花椒分好几个门派:四川汉源的"大红袍"最是麻得霸道,陕西韩城的椒籽饱满载香,甘肃临夏的"伏椒"麻中带甜,行家教你个窍门:买花椒抓一把闻闻,清香带辣的是好货,要是闻到霉味或者发涩,准是陈年旧货。
说到用法,北方人煮羊肉必放花椒,说是能解膻味,我们南方人煲汤倒少许,主要是给肉类"按摩"入味,不过您可记着:花椒别煮太久,水开后三五分钟就得捞起来,不然麻味全跑汤里,喝着像漱口水似的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古人拿花椒当"天然保鲜剂",唐朝贵族出门打猎,胸口要佩戴花椒囊防虫;宋代新娘出嫁要缝花椒在嫁衣,寓意"多子多福",您说这麻嘴的小东西,是不是藏着好多故事?下次炒菜时不妨丢几颗,保准让您舌尖跳起"麻辣探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