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头晕目眩、烦躁易怒?熬夜加班后眼睛干涩胀痛?这些可能是肝阳上亢在作祟!中医讲究"平肝熄风",就像给熊熊怒火泼盆凉水,今天给大家盘点5种藏在厨房和药房里的"灭火高手",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看完记得转发给身边容易上火的朋友!
天麻:藏在山里的"眩晕克星"
在云南昭通的深山里,有经验的采药人总会找到一种奇特的植物——天麻,它长得像生姜却没根须,当地老人常说"头晕吃天麻,赛过活神仙",这种金贵药材最擅长对付肝风内动引起的眩晕,特别是那种突然起身天旋地转的感觉。
现在药店里的天麻大多经过硫磺熏制,选购时要选表皮带黄斑、断面透明的,新鲜天麻可以用来炖鸡汤,晒干的切片泡茶,不过要提醒的是,血虚引起的头晕(比如蹲久站起来眼前发黑)不适合用天麻,这点要特别注意。
钩藤:藏在树梢的"降压精灵"
去过中药房的人一定见过缠绕成捆的钩藤,它就像自然界的血压计,这种带弯钩的藤蔓专治肝阳上亢引发的高血压,特别是伴随头痛、失眠的情况,最妙的是它不像西药降压药会降得太低,而是像温柔的手慢慢抚平波动。
钩藤煎煮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,否则有效成分会被破坏,我试过用30克钩藤加5颗红枣煮水,睡前喝半杯,第二天起床头不晕眼不胀,效果比安眠药还管用,不过孕妇要慎用,毕竟它有活血通络的作用。
石决明:来自深海的"护肝将军"
在海边长大的朋友都知道,鲍鱼壳晒干就是中药石决明,它咸寒入肝经,既能清肝火又能补肝阴,特别适合长期熬夜伤肝的上班族,记得小时候母亲总用它给我炖排骨,汤里带着淡淡的海腥味,喝完第二天眼睛就不红不肿了。
现在市面上有用珍珠母替代石决明的情况,虽然功效相似,但石决明的咸味更能引药入肾,使用时要打碎先煎,不然坚硬的外壳很难析出有效成分,不过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,免得拉肚子。
牡蛎:饭桌上的"镇静专家"
谁能想到夜市烧烤摊上的烤蚝,还是宁心安神的良药?生牡蛎壳磨粉就是中药牡蛎,它和平肝潜阳的本事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早有记载,那些爱着急上火、动不动就脸红脖子粗的人,用牡蛎粉拌蜂蜜冲水喝特别见效。
新鲜的牡蛎肉其实也有平肝作用,不过海鲜过敏的要谨慎,我认识的老中医开方子时,遇到失眠多梦的患者,总会加上牡蛎配酸枣仁,说是能锁住四处乱窜的肝魂。
白芍:花田里的"柔肝天使"
在亳州中药材市场,成捆的白芍散发着淡淡清香,这种开白花的根茎被称为"女科之花",不仅能缓解痛经,更是滋养肝阴的圣品,很多更年期女性烦躁潮热,其实就是肝阴不足,这时候用白芍配熟地煮水,比喝豆浆还管用。
不过白芍性寒,要配合甘草一起用才不伤胃,我试过用白芍15克、玫瑰花5朵泡茶,喝了一周后连指甲月牙都变多了,看来柔肝养颜真不是吹的。
最后提醒:这些中药虽好,但别把自己当试验田
前两天邻居王叔听说天麻治头晕,买了两斤天天炖猪脑,结果吃出便秘来看医生,其实平肝熄风的药大多偏寒,长期吃会伤阳气,建议大家:
- 舌苔白腻、怕冷的人要慎用寒凉药材
- 症状缓解就停服,别当保健品长期吃
- 最好找中医师辨证,别照着网方乱配伍
- 配合太冲穴按摩(脚背最高点),效果加倍
肝就像匹烈马,既要给它戴嚼子(平肝),又要喂草料(滋阴),记住这些藏在山水间的天然灭火器,下次上火别急着吃西药,不妨试试老祖宗的智慧,觉得有用的话,记得点个收藏,说不定哪天就能帮到被肝火折磨的朋友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