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好多姐妹都在问保胎的事儿,看来大家对传统中药调理越来越感兴趣了,作为一个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博主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保胎智慧,不过先说清楚,这些方子都是调理思路,具体用药一定要找专业医师辨证后再用哦!
为啥总听说中药能安胎?
现在很多年轻妈妈特别重视孕期保养,但又担心西药副作用,其实中医讲究"未病先防",通过调理气血、滋养肝肾来改善体质,就像种树前要先培土,土壤肥沃了,树苗才能长得稳当。
我记得邻居王姐怀孕时见红,老中医给她开了个经典方子:白术15克、黄芩9克、炙甘草6克,每天煎水喝,她说喝了一周就见效,后来整个孕期都平安度过,不过每个人体质不同,千万别盲目照搬。
流传最广的经典保胎方
-
白术+黄芩组合
这俩药材堪称保胎界的黄金搭档,白术能健脾益气,黄芩清热安胎,特别适合那些肚子隐痛、手脚心热的准妈妈,有个粉丝跟我说她孕早期吐得厉害,中医师在这对药里加了竹茹10克,呕吐明显减轻。 -
泰山磐石散改良版
这个是经典古方,现在医生常会根据情况调整剂量,基础方是八珍汤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去掉活血的川芎,加上黄芪、续断、黄芩、砂仁,特别适合气血两虚的孕妇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容易累的那种。 -
阿胶鸡蛋羹食疗法
很多长辈都知道这个偏方:东阿阿胶10克砸碎,用黄酒泡软,加冰糖蒸化后打入鸡蛋搅匀,每周吃2次,补血止血效果特别好,有个同事孕中期有点出血,连吃两周就好了,但医生说阴虚火旺的要少吃。
不同体质的调理重点
-
气血不足型(脸色发黄、头晕乏力)
推荐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打底,加红枣10颗、桂圆肉8粒,注意当归要选归头,量别超过10克,煮的时候撇去浮沫。 -
肾虚不固型(腰酸、夜尿多)
桑寄生15克煮水送服杜仲粉,早晚各一次,我表姐当年就是这么吃的,她说腰痛明显缓解,但喝完会上火,要搭配麦冬泡水。 -
肝郁气滞型(烦躁失眠、两胁胀)
玫瑰花5朵、合欢花10克,开水冲泡代茶喝,这类妈妈要特别注意情绪调节,去年有个读者就是天天焦虑,医生让她配合逍遥丸加减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-
不要盲目进补
人参、鹿茸这些大热之品,没经过配伍直接炖汤很危险,之前有个新闻说孕妇喝十全大补汤流产,就是补过头了。 -
警惕活血化瘀药
当归尾、红花、桃仁这些活血药,孕期绝对禁忌,有位宝妈听信偏方用益母草泡脚,结果引发宫缩,差点早产。 -
中成药要慎用
像桂枝茯苓胶囊、血府逐瘀口服液这些,说明书上没写孕妇禁用≠绝对安全,保险起见,吃药前一定拍处方给医生看。
现代妈妈的正确打开方式
现在三甲医院都有中西医结合门诊,我建议先做B超确认胚胎情况,再结合激素水平开中药,比如孕酮低的话,黄体酮注射+紫河车粉口服,中西结合效果更快。
平时饮食上可以多吃莲子、芡实、山药这些平补食材,有个瑜伽老师教过我个动作:靠墙山式站立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慢慢下蹲到半程再站起,每天10次,能锻炼盆底肌又不会太累。
最后提醒各位准妈,保胎不是躺在床上不动,适当散步、练孕妇瑜伽,保持心情舒畅更重要,我认识的最稳当的孕妇,反而是每天坚持上班、该干嘛干嘛的那种,毕竟宝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