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华大地的广袤山林中,有一种藤本植物,其果实因“皮肉甘酸,核中辛苦,都有咸味”,故有五味子之名,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点缀,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五味子的神秘面纱,探索其卓越的药用价值与养生功效。
五味子的基本介绍
-
来源
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(Turcz.)Baill.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. et Wils.的干燥成熟果实,前者习称“北五味子”,主产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;后者习称“南五味子”,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。
-
采收加工
- 北五味子: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,此时果实已成熟饱满,色泽鲜艳,采摘后,需及时进行干燥处理,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,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晒干和烘干,以确保果实充分干燥,便于储存和使用。
- 南五味子: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至10月,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差异,南五味子的采收时间和方法可能因地区而异,但同样需要确保果实成熟后再进行采收,并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。
五味子的功效
-
收敛固涩
-
久咳虚喘:五味子以其酸涩之性,擅长收敛肺气,对于久咳不愈、肺气耗散之症,五味子能上敛肺气,下滋肾阴,标本兼治,如《医学启源》所言:“五味子,气温,味酸,大补肺经不足,收肺金之气。”在治疗肺虚久咳时,常与黄芪、罂粟壳等配伍,以增强止咳平喘之力;若肺肾两虚导致喘咳,则可与山茱萸、熟地黄、山药等同用,共奏补肾纳气、敛肺平喘之效。
-
久泻不止:五味子酸涩收敛,入脾肾经,能涩肠止泻,对于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、滑脱不禁等症,五味子可有效缓解腹泻症状,恢复肠道正常功能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五味子,酸咸入肝而补肾,辛苦入心而补肺,甘入中宫益脾胃。”临床应用中,常与补骨脂、吴茱萸、肉豆蔻等温补脾肾药物配伍,以增强止泻效果。
-
遗精滑精:五味子不仅能收敛肺气、止泻,还具有涩精止遗的作用,对于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、滑精等症状,五味子能补肾涩精,改善患者症状,如《神农本草经》所云:“主益气,咳逆上气,劳伤羸瘦,补不足,强阴,益男子精。”在治疗此类病症时,常与桑螵蛸、覆盆子、益智仁等补肾固精药物同用,以增强疗效。
-
-
益气生津
- 津伤口渴:五味子味甘能益气,酸能生津,具有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,对于热伤气阴所致的口渴、多汗、乏力等症状,五味子能补充体内气阴,缓解口渴和疲劳感,正如《用药法象》所述:“五味子,气味俱厚,浮而升,阳也,其味酸而气温,故能益气生津液也。”在治疗津伤口渴时,常与人参、麦冬、黄芪等药物配伍使用,以增强益气生津的效果。
- 体倦乏力:五味子通过益气生津的作用,还能改善体倦乏力的症状,对于因长期劳累、气阴两虚导致的体力下降、精神不振等情况,五味子能补充体内所需之气和津液,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,在临床实践中,常将五味子与其他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,以提高治疗效果。
-
补肾宁心
- 腰膝酸软:五味子归肾经,能补肾强腰,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症状,五味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,它可以滋补肾阴或肾阳,根据具体病情与其他补肾药物配伍使用,如《本草备要》所说:“五味子,性温,五味俱备,酸咸为多,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,益气生津,补虚明目,强阴涩精,退热敛汗,止呕住泻,宁嗽定喘,除烦渴。”
- 失眠多梦:五味子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,对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多梦、心悸怔忡等症状,五味子能交通心肾,使水火既济,从而改善睡眠质量,如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主益气……强阴,益男子精。”在治疗失眠多梦时,常与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远志等养心安神药物同用。
-
其他功效
-
保肝护肝:现代研究表明,五味子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它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,提高肝脏解毒能力,对于肝炎、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。
-
抗氧化: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,如五味子多糖、五味子木脂素等,这些成分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,延缓细胞衰老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-
调节心血管系统:五味子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,它可以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、改善心脏功能等,对于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
-
五味子的食用方法
-
泡茶
- 材料:五味子5克。
- 做法:将五味子洗净,放入杯中,用开水冲泡,加盖焖15-20分钟即可饮用,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调味,此茶具有益气生津、补肾宁心的功效,适用于津伤口渴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
-
煮粥
- 材料:五味子10克,大米100克。
- 做法:先将五味子洗净,加水煎煮15-20分钟,去渣取汁,然后将大米淘洗干净,加入药汁中,煮至粥熟即可,此粥具有健脾补肾、益气生津的作用,适合脾肾两虚、体倦乏力者食用。
-
煲汤
- 材料:五味子10克,猪瘦肉100克,枸杞子10克。
- 做法:将猪瘦肉洗净切块,焯水去腥,五味子洗净,与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-1.5小时,至猪肉熟烂即可,此汤具有滋补肝肾、益气养血的功效,适合肝肾阴虚、腰膝酸软者食用。
注意事项
-
外感表邪未解者禁服:如果身体正处于外感表邪未解的状态,如感冒初期、麻疹初发等,应避免服用五味子,因为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,可能会使病邪不易外散,加重病情。
-
内热盛者慎服:对于内有实热的人群,如口苦咽干、大便干结、小便短赤等,应谨慎服用五味子,因为五味子性温,容易加重内热症状,如需使用,应在医生指导下配伍清热药物使用。
-
胃酸过多者慎用:五味子味道较酸,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,胃酸过多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患者应慎用五味子,以免加重胃部不适。
-
过敏反应:部分人群可能对五味子过敏,如果出现过敏反应,如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等,应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时就医治疗。
五味子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,因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样的食用方法而备受青睐,在享受其带来的益处时,我们也应关注其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,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天然宝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