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李在中药材市场转悠时发现个怪事——天门冬的价格像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,他蹲在摊位前和老板唠嗑:"老张,去年这时候天门冬不还二十来块一斤吗?现在咋涨到快四十了?"老张边码货边叹气:"小伙子,这药材市场水深着呢!"
要说这中药天门冬的市场价,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,前两天我特意跑了趟安徽亳州药材市场,发现同品质的天门冬,不同摊位报价能差出八块钱,有家店铺门口贴着"特级天门冬38元/斤",隔壁却挂着"精选统货29.5元/斤",这差价比菜市场的猪肉波动还大。
其实天门冬的价格就跟它的根须一样盘根错节,前年云南干旱,主产区减产三成,当年价格直接飙到历史新高,去年新货上市时看着堆成山的天门冬,不少药商以为要跌价,结果刚开春流感爆发,各大药厂连夜抢购,价格又蹭蹭往上涨,这种过山车行情,把干了二十年药材生意的老王头都看懵了。
我认识个做中药材出口的陈总,他去年囤了两百吨天门冬。"当时产地收购价才18块,想着外贸订单能赚笔大的。"结果今年欧美市场突然加强农残检测,这批货到现在还压在仓库,现在每卖一吨就要亏两万运费和仓储费,看得人心里直冒凉气。
行内人都知道,天门冬的价格跟天气预报最亲,去年冬天湖北下冻雨,刚种下的幼苗死了一大片,产地老刘给我算账:每亩地从育苗到采收要三年,光人工费就得万把块,现在年轻劳力都往外跑,采挖季雇人比登天还难,工钱一天涨到200块,这些成本最终都得折进药价里。
不过最近市场出现个新情况,我在河北安国看到,打着"有机种植"招牌的天门冬卖到68元一斤,比普通货贵出一倍,药商小赵透露:"现在城里人认这个,说是无硫熏、不打农药。.."他指了指旁边泛黄的药材,"这些所谓有机货,品相还不如硫熏过的好看。"
要说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掺假问题,上周我去西安万寿路药店,发现标价45元/斤的天门冬,掰开后芯子发白,明显是用明矾泡过的,老中医常说"宁要次品不要假货",但现在有些不良商家把提取过有效成分的药渣重新烘干,外行人根本看不出破绽。
眼瞅着2023年快结束了,天门冬的市场价又开始蠢蠢欲动,据亳州市场老周分析:今年新货产量比去年增两成,但东北那边突然冒出好几个深加工项目,听说要做保健品和提取物,再加上海关数据显示出口量同比涨了15%,这价格到底是涨是跌,连他这个"老药材"都说不准。
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与其纠结市场价,不如学学鉴别窍门,正宗天门冬表皮应该有层薄霜,断面晶莹透亮,要是摸着粘手或者颜色死白,多半动过手脚,买的时候掐段茎秆尝味道,真品嚼着发黏带甘甜,劣质品往往苦得瘆人。
这行当里还流传着个"三年定律":种苗贵时别跟风,价低时莫抄底,就像炒股票似的,看着别人赚钱容易,自己进场可能正赶上高位接盘,建议想入手的朋友,不妨多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产业报告,毕竟政策风向比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