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中药养生正当时!这5种药材帮你赶走春困湿气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"春雨惊春清谷天,乍暖还寒雨纷纷",最近总听邻居王婶念叨"春天不养生,四季药罐撑",作为在江南长大的孩子,我深懂春日调养的重要,今天咱们就聊聊藏在巷口老药房里的春季养生密码——那些被老中医称为"春天最佳搭档"的中药材。

春日养生的"三座大山" 江南的春天像极了小孩子的脸,前日还穿着毛衣,今早薄衫都嫌热,这种忽冷忽热最易诱发"春病三联症":早上起床昏昏沉沉像灌了铅(春困),下午莫名打喷嚏流鼻涕(过敏),晚上关节酸胀像泡在黄梅天里(湿气重),去年我在中医院调理时,老医师边把脉边说:"你们年轻人总说咖啡续命,却不知春天才是该用中药'充电'的时节。"

老药师私藏的"春季五宝" 上周去百年老字号抓药,发现抓药窗口排起长队,穿中山装的周大夫教我辨认五种"春日灵药":

  1. 枸杞芽:不是超市里卖的枸杞子,而是刚冒尖的嫩芽,周大夫说"春食苗,夏吃花",焯水凉拌最能清火明目,我试了三天,原本干涩的眼睛竟泛起水润光泽。
  2. 菊花残朵:别以为只有杭白菊能泡茶,药房角落的野菊花残朵才是行家之选,用保温杯焖泡时加两粒冰糖,专治空调房里的燥热咳嗽。
  3. 陈皮丝:新会陈皮切细丝,和春笋丁炒肉末堪称绝配,上周同事说我脸色透亮许多,殊不知我的保温饭盒里藏着这个秘密。
  4. 茯苓块:药店小妹教我认断面雪白、敲击声脆的"云苓",每天早晨煮粥时丢几片,连续两周发现小腿不再浮肿得像馒头。
  5. 玫瑰花蕾:可不是情人节那种染色玫瑰,药房的重瓣红玫瑰未开时采收,三颗泡水喝,胸中的郁气竟随着花瓣舒展开来。
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 我妈总说"药补不如食补",自从学会中药入膳,我家餐桌变得活色生香: • 枸杞叶猪肝汤:清明前摘的枸杞嫩叶,和猪肝滚汤只需加姜丝,连喝五天,指甲的小月牙都多长了两个。 • 菊花山楂饮:野菊花10朵配焦山楂5片,用梅子糖腌渍的青梅做点缀,办公室姐妹都说这是"春日特调"。 • 陈皮牛肉酱:把陈皮切碎拌进豆瓣酱,密封腌制半个月,拌面时加一勺,连挑剔的老爸都多吃半碗饭。

避坑指南:这些误区要记牢

  1. 别盲目跟风"网红配方":某音上火的"八珍膏"并不适合所有人,湿热体质吃了反而长痘,建议先找中医师辨体质。
  2. 当季鲜药最佳:药房里真空包装的药材虽方便,但药效总归打了折扣,城郊有片蒲公英丛,周末带孩子采药也是趣味。
  3. 注意药物相克:当归进补虽好,但和黄芪同炖容易上火,我血虚又容易口腔溃疡,现在只敢单用。

都市人的春日养生时刻表 7:30 保温杯泡野菊花,开启元气清晨 10:30 吃两颗琥珀核桃补脑(核桃仁裹蜂蜜烤制) 12:30 午餐必有陈皮蒸鲈鱼,去腥增鲜 15:30 玫瑰花茶配阿胶糕,对抗下午倦意 21:00 艾草泡脚包登场,加点生姜驱寒气

写到这里,窗外的玉兰树正簌簌落花,忽然想起周大夫说的:"中药不是药,是老祖宗传下的时节密码。"这个春天,不妨让药香混着泥土气,悄悄钻进你的生活,毕竟,最好的养生从来不是苦熬中药汤,而是懂得在桃花开时采露水,在春雷响时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